肺癌篩檢篩出類癌 內視鏡手術切除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
60歲的邱女士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發現右肺有1顆0.9公分的小結節,懷疑是惡性腫瘤,最後確診為俗稱「類癌」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經內視鏡手術切除,預後良好,定期追蹤。
醫:神經內分泌腫瘤 切除為妥
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指出,民眾都知道癌症,但比較少知道類癌(Carcinoid),其實它是神經內分泌細胞癌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因病程較其它癌症慢,所以稱為「類癌」,可能原發於腸胃、胰臟、肺等器官,最有名的個案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他是罹患原生於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邱女士有感於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做了LDCT。林聿騰表示,電腦斷層顯示,她的右肺中葉有1個0.9公分的小結節,會同放射科醫師及AI協助判讀,都認為惡性機率高,決定以內視鏡微創切除,經病理切片顯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再經正子攝影,確認沒有擴散。
林聿騰指出,目前仍不清楚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什麼因素導致基因病變,但只要發現還是切除為妥,避免轉移惡化。根據美國統計,類癌最常見的位置是肺部,再來是小腸、直腸、胰臟、胃部;台灣好發部位前5名分別為直腸、肺部、胰臟、胃部、大腸。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