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尿道感染住院 檢查驚見大腸癌

2024/07/18 05:30

尿道感染住院 檢查驚見大腸癌

▲斷層掃描,顯示7公分大的升結腸腫瘤,侵犯十二指腸及右側輸尿管(紅色圈圈處)。
(照片提供/吳明駿)

文/吳明駿

1位77歲阿嬤,本身有失智症和高血壓,這次是下肢水腫和呼吸喘3天,到急診時,初步診斷心臟衰竭和尿道感染而住院;因腹部超音波看到右側輸尿管腫大,所以安排斷層掃描,顯示7公分大的升結腸腫瘤,侵犯十二指腸及右側輸尿管(如圖),此外,她的血色素只有2.6mg/dL,遠低於正常值下限12,腫瘤指數CEA也很高。

大腸鏡檢在升結腸發現大片潰瘍性腫瘤,切片結果為大腸腺癌。後來病人接受右側大腸切除術,由於淋巴轉移的關係,術後得使用化學藥物治療。

超音波和斷層掃描 快速找出病因

大腸癌可以藉著淋巴轉移,或直接壓迫輸尿管,導致尿道感染。所以,尿道感染可能不光是泌尿系統出問題,影像檢查包括超音波和斷層掃描,有助於找出病因。

大腸癌早期常常不會造成症狀,如果有血便、泌尿道感染、腳腫或體重減輕,往往是病程的晚期,是無法開刀根除的。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學者建議40歲以上,就要開始大腸直腸癌篩檢,有家族史者要在35歲或更早的年紀,以內視鏡檢查追蹤。

有些大腸癌癌症指數CEA正常,且CEA升高的原因很多,所以CEA不能用來診斷大腸癌,但可做腫瘤切除後追蹤的指標。

提醒民眾,做好健康管理,定期身體檢查,必要時,尋求腸胃科協助,以大腸鏡早期診斷,是對抗大腸癌的不二法門。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