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溫悶熱未補水 室內也會熱傷害

2024/06/25 05:30

▲炎炎夏日需防熱傷害;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彥竹、姜智釗

55歲的趙先生,那天因為頭痛而就診,還伴隨有疲倦、想吐、身熱、大汗、口乾等症狀,細問之下,原來是因為公司廠房環境異常悶熱,加上太過忙碌,沒時間停下來喝水,所以身體遭受到熱傷害而不舒服,只好請假出來看醫生。

中藥加穴位 改善陰暑症狀

台灣夏季的炎熱高溫,加上潮濕的海島型氣候,這種濕熱黏膩的狀態會讓人體比較不容易流汗而散熱,而使得體溫調節出現困擾,最終出現熱傷害的一系列症狀,特別是嬰幼兒、銀髮族、運動員、體重過重、戶外工作、高溫環境職業、或是原本就有心肺或新陳代謝等慢性疾病的民眾,都是很容易遭受熱傷害的族群。

趙先生的狀況比較像是沒有激烈活動型的熱傷害,雖然身處室內,卻因為環境高溫和水分不足而出現了熱傷害,很類似於中醫的「陰暑」相關描述。我們中醫根據趙先生的四診結果,開立能夠清利暑熱和益氣生津的清暑益氣湯為主方加減的內服中藥,同時搭配頭頸部的風池穴和大椎穴、以及手部的靈骨穴、大白穴和內關穴(圖1),一同改善趙先生的陰暑症狀。

▲治療中暑穴位。(照片提供/陳彥竹、姜智釗)

我們提醒趙先生,回到職場要建議公司改善廠房的溫度和濕度,自己在家裡的時候也不要因為省電而不開空調。另外,不管有沒有口渴,都要記得隨身攜帶水壺,小憩的時間就要喝上一口,還可考慮含有菊花、麥門冬、甘草、石斛、紅棗等安全藥材認證的菊花茶飲(圖2),能夠加強祛除暑熱的效果。

▲菊花茶飲。(照片提供/陳彥竹、姜智釗)

充足的睡眠 勿過度疲勞

維持充足的睡眠,不讓身體處於過度疲勞,以保持身體調節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才能避免下次的熱傷害發生。

中醫的用藥和針灸緩解了當下趙先生的熱傷害症狀,而改變生活環境、補充茶飲水分,和維持充足體力,則讓趙先生後續不再苦於高溫暑熱的傷害。

(作者為桃園市蘆竹區大竹風澤中醫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