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親子FUN暑假 3招防中暑5步驟急救

2024/06/21 05:30

▲國健署呼籲家長,務必注意孩子的防高溫措施,避免熱傷害與中暑。(記者林志怡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暑假將至,許多家庭開始規劃帶著孩子出遊,但國民健康署提醒,孩子是熱傷害的高風險族群,呼籲家長注意,務必讓落實「保持涼爽」、「補充水分」和「隨時留心」等3招,並熟記「陰涼通風」、「鬆脫衣物」、「泡水或灑水散熱」、「補充涼水」和「儘速送醫」等急救5步驟。

吳昭軍指出,現在的氣溫動輒33度以上,體感溫度更高達42度,屋內、屋外活動都可能出現熱傷害的警示症狀,如身體感到頭暈、呼吸困難等,民眾千萬不要輕忽。

適量補充水分 勿用含糖飲料替代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李嘉慧則指出,幼兒族群因為生理功能與自理能力,無法適時補充水分與休息擦汗,年齡較大的孩童則是容易在活動過程中,忽略環境高溫和身體缺水造成的不適感,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務必記得「防曬、補水3招」,以及「熱傷害急救5招」。

李嘉慧解釋,民眾外出務必保持涼爽,注意適量補充水分,避免瞬間且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更不能以含糖飲料替代,並注意參考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時外出,且家長在注意孩子防曬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防高溫措施,不要孩子沒中暑、爸媽自己卻先暈倒。

李嘉慧也提醒,若仍不幸出現熱傷害症狀,務必採取熱傷害急救5步驟,儘速移動到陰涼通風處,鬆脫衣物、通過泡水或灑水散熱,並補充涼水,如果有大量流汗、口渴、噁心或嘔吐、意識混亂、昏厥等症狀,務必就醫求助。

氣象署副署長呂國臣則指出,隨著東北季風轉南風,體感溫度會明顯飆高,而皮膚無法通過汗水蒸發散熱,就特別容易中暑,再加上全球暖化影響,未來數年氣溫還會越來越高,民眾平時務必注意氣象署的高溫資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