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醫+旅遊醫學 確保平安出遊

2024/06/21 05:30

▲圖1:內關穴。(照片提供/陳襄芸)

文/陳襄芸

出門玩最怕身體不舒服、水土不服,導致遊興全失。甚至有些人因為擔心出門身體出狀況而不敢去旅遊,「旅遊醫學」正是為此而生。中醫學與旅遊醫學,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領域,其實在保健和疾病預防方面有著相輔相成的潛力。

穴位按摩 緩解旅行小狀況

在旅行前,可以請中醫師依據你的體質來準備一些常備藥,例如:失眠、腹瀉、感冒等。若是長期服用中藥調整者,可以讓醫師知道你要去的地方,根據氣候溫度、從事的活動來調整用藥,可更貼近旅遊的需求。例如去高山地方怕高山症可以使用紅景天;去濕度高的地方要調整利濕藥物;炎炎夏日玩水上活動應減少溫熱藥、增加清熱藥等。中藥粉帶出國,記得確認符合對方國家的規定,基本上以托運行李、附上處方箋,就不會有太多問題。

旅行中,如果遇到一些小狀況,也可以藉由穴位按摩來緩解。

◎以常見穴位按摩

●失眠:出門在外不論是因為時差、環境不習慣、心情太興奮,很容易會睡不著。推薦按壓神門、內關及安眠穴。

神門:腕橫紋小指側的凹陷處。

內關(圖1):腕橫紋中央上3指。

安眠穴(圖2):耳垂後凹陷與枕骨下凹陷的連線上,靠近耳垂1/4距離(安眠一)、靠近枕骨1/4距離(安眠二)。事實上,按摩附近都有舒緩肩頸、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入眠的效果。

●腹瀉:水土不服或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在旅遊中很常發生。腸胃問題首推足三里穴(圖3),位置在小腿,膝蓋下方4指手指,肌肉隆起最高的地方。

▲圖2:安眠穴在耳垂後凹陷與枕骨下凹陷的連線上。(照片提供/陳襄芸)

▲圖3:足三里。(照片提供/陳襄芸)

●暈車:暈車特效穴是內關穴(圖1)。記得在搭車、搭船、搭機前先按,才能有效預防。也可以諮詢中醫師在旅行前先貼耳豆(圖4)、耳針等來預防。

中醫與旅遊醫學的融合,可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和旅行指南。出遊前不妨考慮諮詢中醫師或旅遊醫學專家,制定適合的身體保健方案,確保旅行的順利平安。

▲圖4:耳豆。(照片提供/陳襄芸)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