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擦類固醇藥膏 皮下出血長紫斑

2024/06/11 05:30

▲類固醇藥膏依照強度分成7級,宜經由皮膚科醫師診療後使用;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王綺嫻

葉先生回家探視母親,被母親頸部下方的皮膚紅疹嚇到。母親表示,已經塗抹藥物,但效果不好。葉先生特地帶母親來醫院求診。

檢查發現,頸部下方有大小不一紅色及紫紅色斑,不痛也不癢。身體其他部位沒有出現類似的紅點。我詢問患者:「您有沒有長期使用什麼藥膏在頸部的皮膚?」

用了7-8條 皮膚愈變愈薄

她回答:「一開始,脖子下面的皮膚會癢,我去家裡附近的藥局買藥膏來擦,皮膚癢好了,但是出現許多紅色的點點,我就繼續擦藥,紅色點點變大又變多,旁邊也出現更大的紅點,到現在我已經買了7-8條藥膏,還持續使用。」

我告訴她:「您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會讓皮膚變薄,以及真皮層中支撐血管的結締組織漸漸萎縮,血管失去保護及支撐,導致血管破裂。皮下血管破裂之後,原本在血管內的紅血球從血管破裂的部分漏出到血管外,進而出現紅色及紫紅色的紫斑。因為您持續使用類固醇藥膏,而且範圍越擦越大,所以皮下出血愈來越嚴重。」

類固醇藥膏是治療皮膚發炎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藥物。類固醇藥膏依照強度分成7級。臉部、頸部、腋下以及私密部位的皮膚較薄,應使用弱效的類固醇藥膏;手掌及腳底皮膚較厚,應使用較強效的類固醇藥膏。

皮膚的外用藥膏,宜經由皮膚科醫師診療後使用,並依照醫師指示的方式塗抹在診療的部位。舉例來說,若因為腳底皮膚有問題,接受皮膚科醫師診治之後拿到的藥膏,就使用在腳底皮膚有問題的地方。不能把剩下的藥膏,在未經醫師診療的情形下,自行使用於臉部。

使用見效就好 勿過度使用

類固醇藥膏的使用應該見好就收。以濕疹為例,皮膚在患有濕疹時,摸起來會有粗糙感,目視可能有脫皮、掉屑或流出滲液等變化。塗抹合適藥物之後,皮膚會恢復光滑,皮膚外觀可能有淺咖啡色的發炎後色素沉澱,此時應停止使用類固醇藥膏。如果繼續使用,就可能出現副作用。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頸部下方出現大小不一紅色及紫紅色的紫斑。(照片提供/王綺嫻)

▲停止使用類固醇藥膏,接受適當治療後,紫斑消退。(照片提供/王綺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