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 最慘連痛數年

2024/06/09 05:30

▲50歲以上民眾可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減少罹患疱疹的機率;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謝珮甄

58歲蔡阿姨正在接受化療,兩個月後,後背突然開始抽痛,後來連穿衣服摩擦也痛,甚至痛到無法躺著睡覺,約2-3天之後,後背至前胸長了呈現帶狀分佈的小水泡,經診斷罹患帶狀疱疹,1週後,水泡慢慢結痂,但患部神經痛的症狀依舊沒有減緩,甚至比生產還痛。

曾得過水痘 病毒潛伏體內

帶狀疱疹通常為小時候曾經得過水痘病毒,病毒潛伏在體內的感覺神經節,受到刺激時病毒再次活化並大量增生,於胸部、軀幹或臉部的一側引發帶狀分布的紅疹或水泡,因為看起來像一條蛇,俗稱皮蛇。

國人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為32.2%,相當於每3人中,就有1人會發生,好發族群為老年人、糖尿病、癌症、免疫力低下患者(有吃免疫抑制藥物),約有10-20%的患者水泡癒合後仍然持續疼痛,約30%的患者3個月之後仍有疼痛的情形,4%患者是劇痛難耐甚至長達數月或數年,這種痛就叫做「疱疹後神經痛」。

研究指出,早期實施神經阻斷術治療、高頻熱凝術或施打肉毒桿菌都可以減緩疼痛及產生神經痛,疱疹後神經痛臨床表現為劇烈疼痛像電流一樣,患者帶有燒灼感也會有搔癢的感覺,在出現水泡之前,疼痛症狀就先出現,約2-5天之後才出現水泡,少數患者長在臉上,尤其是三叉神經,會造成眼睛感染,嚴重甚至引起腦膜炎,或是眼睛視力受損,而有些患者則會造成運動功能受損,造成手無力。

透過飛沫、體液等途徑傳染

建議50歲以上民眾可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可減少51-96%罹患泡疹的機率,以及68-89%產生疱疹後神經痛的機會,目前有活菌疫苗及重組疫苗,保護效果長達8-10年,但長期免疫功能不全、HIV、化療、末期癌症患者則而不建議接種活菌疫苗;若已罹患帶狀疱疹,可於急性期過後3個月再接種疫苗。

提醒帶狀疱疹會透過飛沫、體液等途徑傳染,發病前2-3天到水泡結痂前,傳染力最高,若家中有嬰兒或孕婦,應避免接觸傳染。平日可規律作息多吃蔬果、減少熬夜、適度運動,減少罹患疱疹的機率。

(作者為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