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諮詢近視雷射 意外發現視網膜裂孔
文/黃偉成
36歲的楊先生因為工作關係,每天至少需要接觸熱氣4-6小時,也因此他常覺得戴近視眼鏡很不方便,眼鏡因為汗水一直滑落,而且蒸氣讓他常常看不清楚物品,於是決心到診所諮詢近視雷射項目。
在做近視雷射術前,都會先散瞳做眼底檢查,確保眼睛各部位的健康度,以及角膜厚度是否足夠克服近視度數等,然而透過檢查卻赫然發現王先生有雙眼視網膜破洞的情況,也就是視網膜裂孔。詢問後了解王先生有飛蚊症的狀況,但因為並沒有影響到生活,所以不予理會,更沒有定期檢查眼睛的習慣。王先生很疑惑:「什麼是視網膜裂孔?」因為他並沒有感到有任何不適。
其實有時視網膜裂孔是沒有症狀,除非血管被拉扯到,產生出血,就會看到許多一叢細長的飛蚊,甚至飛蚊的型態改變,出現圓圈狀、黑點、一塊組織等。
當液體從破洞灌入,邊緣的視野就會像某部分有一塊窗簾遮住,光線比較暗,如果積水淹到網膜中心的黃斑部,中央視野就會慢慢變暗、變形和扭曲,到時產生的傷害也會更大,所以當視網膜剛開始發生裂孔的時候,醫師就建議需先用周邊視網膜雷射治療,就像是打鉚釘,在破洞周圍打上雷射,待2-3週形成疤痕組織,讓破洞不會繼續擴大,穩固視網膜結構。
視網膜裂孔常發生於高度近視、視網膜周邊退化、白內障術後及眼球外傷的人身上。而台灣由於近視人口多,因此年輕的視網膜剝離族群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預防視網膜裂孔的最好方式是每年定期至醫院眼科做眼底檢查,透過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來進行更細緻的檢查,早期發現,早期進行治療。
(作者為彰化縣員林市明明眼科診所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