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乾癢疼痛難耐 帶狀疱疹惹禍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
近日一名70多歲的阿嬤皮膚出現紅疹、搔癢及刺痛,原以為是冬季乾癢,多塗點乳液就可改善症狀,沒想到患部持續向外擴散,且搔癢感、疼痛感加劇,長達數日之久,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就醫後才發現是帶狀疱疹發作,而非冬季常見的皮膚疾病或罕見毒蟲叮咬,對症下藥後情況緩解許多,重回正常生活。
俗稱「皮蛇」 水痘病毒復發引起
雙和醫院皮膚科醫師翁子玉表示,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一種由水痘病毒復發引起的疾病,盛行率4.89%,台灣約9成民眾小時候都有得過水痘或接種過水痘疫苗的經驗,症狀緩解後,病毒便會潛伏在人體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便有機會復發。
研究顯示,年齡是帶狀疱疹發作的關鍵,50歲後發生機率明顯上升,研究也指出,帶狀疱疹的機率為32.2%,50歲以上每3人就1人會面臨到帶狀疱疹的困擾,千萬不可輕忽。
翁子玉指出,初期帶狀疱疹症狀多數不明顯,主要是些許癢感或刺痛感,民眾常誤認為肌肉痠痛或落枕,待後續水泡、紅疹或淋巴結腫大出現時,疼痛感將越發明顯;但也有些人在水泡出現後才開始感到劇烈的刺痛感。
有別於一般的皮膚疾病,帶狀疱疹會沿著神經節擴散、蔓延,也因此才會有「皮蛇長滿一圈會死掉」的迷思,但雙側發生的情況相對少見。除疼痛不適影響生活品質,患部過度搔抓也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或傷口潰瘍等問題。
翁子玉說,一般來說,帶狀疱疹未治療約數週可自行痊癒,但她建議仍可前往皮膚科門診尋求專業諮詢,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抗病毒或止痛藥物來控制病毒擴散、減緩疼痛的蔓延,尤其是發作在額頭、頭皮、眼皮及鼻子等三叉神經分布區域時,若不及時治療,恐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傷及眼角膜;另外,也建議50歲以上、有慢性疾病、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免疫不全、癌症患者,以及曾得過帶狀疱疹的高危險族群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