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 分4大類型 中醫診治 對症下藥改善
文/蔡易芯
28歲的江小姐(化名)吃飽飯後、吃了蛋糕甜食之後,總會有酸液逆流到喉嚨的情形,最困擾的是睡覺躺平就咳不停,影響睡眠品質,就醫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的定義是食道與胃的交接處(賁門)閉合不完全,導致胃中的液體或食物逆流到食道、咽喉、口腔等部位。
典型症狀包括:酸液逆流(口酸、口苦)、火燒心(胸口灼熱感)、胸悶、胸痛等;非典型症狀有喉嚨異物感、咳嗽、聲音嘶啞、吞嚥困難、氣喘、耳鳴、偏頭痛、頭暈、心悸等。
◎中醫將胃食道逆流病人分4類型診治:
●飲食失調型:
吃完油膩的食物、甜食、辣物、喝完酒後,開始出現「嘔吐酸水,打嗝有食物味,肚子脹氣、肚子痛、拉肚子(臭穢)或便秘、心煩口渴…」等症狀。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或清胃降火。
參考處方:保和丸、溫膽湯、左金丸等。
●七情內傷型:
生活或工作壓力大,心情鬱悶、煩躁後,開始出現嘔吐酸水,鬱悶、煩躁、胸部兩邊肋骨處脹痛、不斷打嗝等症狀。
治法:疏肝理氣,降逆和胃。
參考處方:四逆散、旋覆代赭湯、左金丸等。
●寒邪犯胃型:
過食生冷、突然外感風寒後,開始出現嘔吐酸水,胸部、腹部脹悶感、覺得口水過多,喜歡喝熱飲,常常軟便,甚至拉肚子等症狀。
治法:溫中散寒、和胃制酸。
參考處方:香砂六君子湯、平胃散等。
●脾胃虛弱型:
先天不足、勞倦過度、久病體弱後,開始出現嘔吐酸水,胸部、腹部脹悶感、覺得口水過多、喜歡喝熱飲、疲倦乏力、胃口不好、四肢冰冷、常拉肚子等症狀。
治法:溫中散寒、和胃制酸。
參考處方: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等。
人體是非常複雜的,一般民眾不要因為看到符合上述某些症狀就自行去買中藥來服用,建議應該要找合格的中醫師,仔細看診後,再做適當的治療。
◎可按壓穴位保健
●內關穴:可安神、和胃、寬胸、降逆、止嘔(圖1)。
●神門穴:有安神寧心、調氣逆功效。
●足三里穴:可調理脾胃、和腸消滯、降逆利氣(圖2)。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