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分3類 中醫緩解乾癢腫痛
文/郭博元
「醫師啊,我確診也幾個禮拜了,咳嗽、鼻水什麼都好了,就是喉嚨乾、卡痰的感覺一直沒進步。」
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的這幾年來,不時會聽病人提到這個狀況,這種慢性的咽喉不適,若未經妥善的照顧常常會拖延許久。新冠肺炎所造成的呼吸道感染,雖然已較少造成重大的影響,但在急性期過後,仍常看到持續許久的後遺症,其中影響咽喉造成喉嚨乾癢痛、異物感、清喉嚨、沙啞、吞嚥不適等,即是慢性咽喉炎的症狀,中醫稱為「喉痹」,一般在上呼吸道感染後發生,其他致病原因可能合併有胃腸問題、粉塵或飲食刺激、神經性問題所造成。
中醫認為,慢性咽喉炎通常是由於身體或是咽喉的氣鬱、痰濕、虛熱等因素導致的。
◎中醫看慢性咽喉炎分3類
●肺腎陰虛:咽喉乾燥、疼痛、灼熱,常因說話多、晚睡加重。
●脾虛痰濕:咽喉腫脹、異物感、痰多、口乾,常伴隨消化不良。
●氣鬱血瘀:咽喉異物感、乾澀刺痛感,病程長、常因緊張或情緒波動加重。
◎現代醫學看慢性咽喉炎原因
●咽喉上方口鼻疾病引起。
●由咽喉本身引起;急性發炎反覆未痊癒、過度使用反覆損傷,或是咽喉受飲食、菸酒、粉塵等刺激。
●由咽喉下方腸胃疾病引起。
●由情緒因素導致自律神經的障礙。
◎中醫保養與食療
●適度補充水分,避免咽喉過度使用,如:大聲咳嗽、清喉嚨、講話歌唱。
●睡眠充足,減少熬夜。
此外,飲食則需避免刺激性飲食,如:菸酒、檳榔、烤炸辣食品。搭配常見的食材也可幫助緩解慢性咽喉炎的症狀,其中偏重咽喉乾、灼熱為主的病人可搭配銀耳、燉水梨、羅漢果、胖大海等涼潤食物;痰多則適合八仙果、薏仁、四神湯等化痰的食物;偏咽喉乾澀刺痛者則可配合薄荷、菊花、枸杞等疏肝清熱的食物。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