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滑囊炎 真麻煩

2007/10/07 06:00

文/張棋楨

人體全身上下,至少有150個以上的「生理性滑囊」滑囊(如圖:以腳後跟為例),各分佈在骨頭與肌肉或肌腱之間。它是一種內含滑液的囊狀結構,主要功能是讓身體表面經常會摩擦到的部位,或肌腱通過骨頭的部位,如足跟、膝蓋、臀部、手肘、肩膀等處,減少碰撞和壓力達到緩衝、潤滑的作用。

另外,還有一些稱做「反應性滑囊」,它們與正常分佈的生理性滑囊的不同處在於,沒有固定分佈的位置,只有在過度摩擦使用時,才會逐漸變大。

當這些滑囊發炎時,輕則引起疼痛,重者影響關節行動,是個麻煩製造者。

●引起滑囊炎的原因

滑囊炎大部分由受傷造成,有些是關節屈、伸、外展、外旋等動作過度,經反覆、長期、持續的摩擦和壓迫,使滑囊受損,導致發炎。

滑囊可由磨損而增厚,如跪位工作者的髕前滑囊炎(僕女膝)、瘦弱的老年婦女久坐後發生坐骨滑囊炎;鞋子過緊引起的跟腱後滑囊炎等。

另外,感染病灶所帶來的病菌可引起化膿性滑囊炎,而發炎性疾病,如痛風或類風濕關節炎,可造成肘關節部位的鷹嘴突滑囊炎,僵直性脊椎炎則會引發跟骨後滑囊炎。

●滑囊炎的診斷

滑囊發炎時,在關節附近的骨突出處,可發現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腫塊,邊緣清楚。急性者疼痛和壓痛均十分明顯,慢性者程度較輕,患者的肢體關節在活動時,出現部分障礙。

按壓表淺滑囊有波動感,深部滑囊或囊內壓力較高者則不易發現。X光影像檢查幫忙不大,高解析力的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可清楚偵測到滑囊發炎的位置及嚴重程度。若穿刺滑囊,可抽到黏液或血性黏液。

●滑囊炎的治療

急性期需局部休息或冰敷,再給予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若效果不佳,或滑囊已屬慢性發炎,則按滑囊的大小,可在囊內注射類固醇0.5至1.5毫升。注射前,應先抽盡滑囊液。

此外,也要一併治療造成滑囊發炎的相關病因(如上述的發炎疾病)。(本文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