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膝蓋反覆腫痛 罕見「滑膜增生病變」搞怪

2023/06/17 05:30

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是一種罕見的滑膜良性增生病變,經常誘發於膝關節,疾病起源至今仍沒有完全釐清;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文/江敬謙、鄭有宏

小林是位30歲的男性,最近幾個月不定時會發現膝蓋腫脹疼痛,因而到診所就診,經詢問並無過去病史,X光檢查也沒有異狀。在使用止痛消炎藥與休息等保守治療後,因症狀持續而來到土城醫院就診,於診間進行了關節液抽吸,發現抽出來的關節液呈現棕紅色,同時藉由抽血檢查也排除了關節感染。醫師因高度懷疑可能為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故安排了核磁共振檢查治療。

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是一種罕見的滑膜良性增生病變,經常誘發於膝關節,疾病起源至今仍沒有完全釐清。最常侵犯的部位為膝關節。經常好發於30至40歲的壯年人,臨床症狀包含關節腫脹、疼痛與活動角度受限。醫師除了臨床與影像上的專業判斷,也需配合手術病理切片來做最終診斷。

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照分類可分成局部性或是瀰漫性。若為瀰漫性的病灶,治療需要進行滑膜完全切除術。過去傳統的開放式傷口手術經常伴隨膝蓋僵硬、血腫或傷口癒合不良等併發 症,近幾年則發展出微創關節鏡滑膜完全切除術的做法。

▲圖1:透過微創關節鏡手術,清除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照片提供/江敬謙、鄭有宏)

小林在核磁共振影像上高度懷疑為瀰漫性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後,醫師認為病灶能透過微創膝關節鏡進行治療。

手術方式為,先建立標準的前內側與前外側的入口,從髕骨上方滑囊開始延伸到關節內將前腔室的滑膜完全切除。前腔室清除完成後,接著建立後內側與後外側的入口,並將膝後方的中隔完整打開來,完成膝關節後腔室的滑膜完整清創(圖1及圖2)。手術技巧上,會反覆替換30度與70度的關節鏡、或建立額外的入口來讓視野更加完整。

▲圖2:透過微創關節鏡手術,清除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照片提供/江敬謙、鄭有宏)

微創關節鏡切除 1個月重拾活動度

小林在手術隔天即可出院。追蹤一個月後,膝蓋的疼痛與腫脹已經消除大半,而且已經恢復膝關節正常的活動度(圖3及圖4)。根據研究顯示,使用膝關節鏡微創手術進行滑膜切除,和以往的開放式傷口相比,可有效降低術後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和膝關節功能恢復。

▲圖3:患者在術後1個月,膝關節的活動度完全復原。(照片提供/江敬謙、鄭有宏)

臨床醫師提醒,膝蓋反覆腫脹疼痛,請盡早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可能為滑膜增生病變,儘早安排相關影像檢查與評估手術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醫師江敬謙、土城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鄭有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