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高燒不退送加護病房 hMPV+肺炎鏈球菌雙重感染
文/蕭相如
3歲大的小璇(化名)4天前,開始發高燒、咳嗽,雖然曾就醫,但是情況不見好轉。來長庚醫院急診時,她的精神、活力很差、呼吸速率快,且血氧飽和度不佳,有呼吸窘迫的情形。
急診醫療人員立刻給予氧氣。之後,建立靜脈通道,並進行血液生化檢驗。胸部X光顯示有肺炎(如圖),因此給予經驗性抗生素治療。雖然做了前述處置,她的呼吸狀況改善很有限,於是轉入兒科加護病房。
在兒科加護病房,置放高流量氧氣鼻導管,這是一種非侵入型呼吸器,除了可以給予更多的氧氣之外,也有部分吐氣正壓的功能,能防止肺部塌陷。她的血氧飽和度逐漸上升到正常的範圍了。
後續的呼吸道多標的核酸檢測顯示,致病原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但是很難解釋為什麼她的肺部情況會這麼糟,高度懷疑有次發性感染。會診了兒童感染科醫師之後,調整了藥物的使用,幾天後的培養也證實有肺炎鏈球菌作祟。
hMPV病毒 3-5月流行高峰期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屬於副黏液病毒。在基因學上,hMPV與呼吸道融合型病毒(RSV)很相近。兩者都會造成上下呼吸道的感染,雖然大部分都是侷限性的,但是可能使組織受損,造成細菌趁虛而入,引此次發性感染。
在台灣,RSV感染的高峰期主要在冬天到早春,稍晚,在3到5月時,就變成hMPV病毒流行高峰期。在流行期,勤洗手,適當的時機配戴口罩,是有效的預防方法。
就我們這個案例而言,她先得到hMPV,之後肺炎鏈球菌趁虛而入,所幸我國孩童已全面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讓情況不至於進展成侵襲性肺炎。加上父母的警覺,先進醫療器材的輔助,與醫師的精準用藥,小璇平安出院。
(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及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急症暨加護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