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確診還「面癱」 中藥針灸薰蒸回復面容
文/陳建甫、姜智釗
28歲的林先生,前一陣子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後,發現自己的右臉突然很麻,眼睛不能閉上,無法微笑,吃東西也很辛苦,還會不自覺流口水,被診斷是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
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是控制面容表情和眼皮開闔的臉部顏面神經出現急性發炎,導致額頭抬頭紋和臉頰法令紋消失、眼瞼無法關上,而讓眼睛乾澀或刺激流淚、嘴角則歪向健康那側,更不能嘟嘴和微笑、舌頭活動不順還容易流口水。
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的詳細機轉還尚待釐清,但是患者身上常被發現特定病毒,而自從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相繼的研究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有比較高的風險出現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需要積極及早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在中醫稱為「疫毒」,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則叫做「面癱」。林先生除了臉部症狀,還會咳嗽、痰多和喘悶,因此,中醫為林先生開立祛風解毒和清肺化痰的中藥,用來緩解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遺症。
林先生也密集接受攢竹、太陽、四白、地倉、下關、牽正和承漿的針灸(圖1),以及含有當歸尾、赤芍、艾葉、海桐皮和一條根藥材的薰蒸(圖2),疏通面部經絡氣血,活化神經修復。
做好保暖 避免感冒影響顏面神經恢復
中醫建議林先生同時進行復健,透過刺激臉部肌肉,以增強力量和改善靈活。另外,中醫也提醒林先生若要進出人潮眾多場合,或是天氣乍暖還寒時節,盡量配戴口罩和做好保暖,避免感冒受風寒,或是感染其他病毒,而加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遺症,更影響顏面神經恢復速度。
林先生在中醫針藥薰蒸,加上努力認真復健,還有生活起居調適後,不但咳喘逐步變好,最終也回復昔日面容,露出自信笑容。
(作者皆為桃園市蘆竹區南竹風澤中醫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