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後吞嚥困難 喉成形手術助改善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年約60歲的陳先生腦出血手術後,出現聲門閉合不全與環咽肌功能不全問題,食物會哽在食道口、水流進氣管中,以及嗓音沙啞等狀況,到成大醫院就醫,醫師為患者打玻尿酸、肉毒桿菌素,約1週後拿掉鼻胃管,恢復進食。
聲門關不緊、環咽肌不全 導致哽噎嗆咳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醫師蔡書維指出,由於腦心血管治療的精緻化、平均壽命延長與人口老化的篩檢增加,有愈來愈多原本未被注意的吞嚥困難、哽噎、嗆咳、聲音沙啞被早期診斷、早治療。因為吞嚥困難,飲食質地由軟食粥改變為流質,可能使體重急遽下降到肌少症,長期咳嗽與反覆吸入性肺炎都成為身體警訊,值得注意。
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素 1週後恢復進食
從統計數字來看,60歲以上人口有純聲門閉合不全高達20%,其中1/10會發生吸入性肺炎;而相同年紀族群的上消化道運動功能異常盛行率也近15%,其中近一半為環咽肌功能不全。蔡書維表示,聲門閉合不全與環咽肌功能不全的治療有多種選擇,從復健科藥物治療、吞嚥治療與語言治療等非侵入性治療,到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喉部手術,以適當的填充注射與肉毒注射來減少症狀,包括常使用的玻尿酸填充、開放式矽膠塊置入、肉毒桿菌素咽喉注射成形、喉肌肉化學阻斷術、開放式環咽肌切開手術等。
對於多重疾病或全身麻醉高風險族群、無法接受高侵入性的手術者,可由醫師評估病人心肺狀態與過去病史等整體狀況,決定是否選擇局部麻醉,通常手術後再配合藥物,都可完成療程。史丹佛大學近年發表多篇醫學報導顯示,無法經口進食的吞嚥困難嗆食,80%病人可在接受喉成形手術後改善,不再嗆食與哽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