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胸悶痛3個月 心導管手術救命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57歲的內科醫師,胸悶胸痛長達3個月,因身體非常不適到醫院掛急診急救,透過心臟酶指數以及心電圖檢查,沒有發現異狀;再透過門診電腦斷層掃描,確診是心血管前降支病變,經過緊急心導管手術,搶回一命,目前持續門診追蹤。
疑因工作長期壓力 造成心血管阻塞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陳業鵬表示,這名醫師並無糖尿病,可能跟工作長期壓力有關,造成心血管阻塞;幸好右冠狀動脈微小血管持續供應血流,如果再延遲,最嚴重恐猝死或失去意識。由於前降支血管完全阻塞,且有對側的側枝循環供應,斑塊推測比較硬,屬於複雜性手術,在醫護團隊的努力下,費時50分鐘打通血管。
陳業鵬指出,心血管阻塞、三高、肥胖、壓力和抽菸等,都是高危險因子,會造成冠狀動脈問題。近幾年發現,桃竹苗地區心血管阻塞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30多歲就發生心臟3條血管右冠狀動脈、左迴旋支,以及左前降支有嚴重病變及血管狹窄,需做心導管手術;建議排解壓力、健康飲食、每月量血壓監測健康。
內科部長林圀宏醫師表示,個案胸悶胸痛來急診,抽血、心電圖都沒有異常。類似個案在門診可以選擇跑步運動心電圖、鉈201核子醫學攝影和心臟動脈的電腦斷層,但個案沒有做跑步運動心電圖和鉈201,因為這2項檢查必須激發心臟缺氧的表徵,才會看到異常,而個案在心臟狀況不穩定下增加心臟負荷,可能有較高風險;相較之下,電腦斷層沒有風險。除了減少病人心臟負荷,電腦斷層也是心導管術前的準備工具,異常病症可一目了然。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