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青壯年好發類風濕性關節炎 靠老爸搶博愛座很心酸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簡單的倒水、打字等動作,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都是痛苦,許多人以為只會發生在長者身上,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醫師蔡昀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0至50歲的青壯年,當病友被疼痛折磨時,旁人常因看不出來而誤解,國人應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更多認識。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成立30週年,昨天舉辦記者會呼籲社會大眾有更多同理心。
今年42歲的陳小姐分享,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進一步檢查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時是錐心之痛,因外觀與常人無異,常遭同事耳語,後來辭去工作專心治療,她也曾坐了博愛座而被陌生乘客喝斥,「好幾次還是我爸幫我搶博愛座,我才敢坐。」
蔡昀臻說,其實任何年紀都可能得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好發於30至50歲,全台有超過10萬名患者,患者會有關節疼痛、紅腫、變形等症狀,初期易被誤解是媽媽手、肌腱發炎而延誤就醫。
蔡昀臻表示,超過8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2年就出現關節損傷、約4成患者10年內日常功能出現障礙,因發病後無法治癒,穩定控制病情相當重要。
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目前治療方式有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近年國際上傾向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但國內多需自費使用,患者可依自身病況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切勿自行停藥,以降低病情惡化速度。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