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切除17年 抹片檢查出陰道癌
文/林文斌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婦女最重要且簡便的篩檢,但很多子宮已摘除者卻自認為不必再做抹片檢查。
74歲的陳女士即是如此,早在17年前她即因子宮肌瘤全切除子宮,直到去年底才在衛教人員勸說下,勉為其難地做了抹片檢查,卻出現異常,進一步確診為陰道癌。
對於衛教人員打電話請她找時間做免費抹片檢查,她總是說:「子宮都沒了,要抹什麼?」一再向她說明,即使沒有子宮,還是要接受採檢,多年來她都不聽。直到去年底她終於接受勸說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出現異常,但抽血的癌指標正常,再做抹片檢查,再看到異常細胞,進一步做切片後確診為原發性陰道癌。
原發性陰道癌是很罕見的,大部分的陰道腫瘤是來自於子宮頸或子宮等其他部位癌症的轉移,而且,早期的陰道癌通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症狀,容易使患者延誤就醫。這起個案的陳女士也是沒有明顯症狀,所幸經子宮頸抹片檢查出來,手術後再定期追蹤。
陳女士17年不做抹片檢查,其所持理由反映出很大部分婦女的認知,直覺沒有子宮就不必做抹片檢查,其實,沒有子宮,抹片還是能檢查子宮下方的子宮頸(殘端)和陰道的黏膜細胞。
有無切除 都要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子宮摘除包括切除子宮和子宮頸的全切除,以及切除子宮但保留子宮頸的次全切除,全切除者還是可能罹患陰道癌;而次全切除的子宮頸癌及陰道癌風險並沒有因為子宮摘除而降低。也就是說,不管是全切除或次全切除,都還是要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少見的陰道癌和長期以來高居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前10名的子宮頸癌,主要都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預防之道在於安全性行為及乳突病毒疫苗注射,但也不是百分之百能預防,還必須靠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來及早發現。
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3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如果是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者,則應每年接受1次抹片檢查。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婦產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