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祭妙方 冬至應景也能健康吃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今天就是冬至,家家戶戶吃湯圓應景,有闔家團圓之意也象徵著「又長大一歲」。不過湯圓是糯米製品,高澱粉、高油、高糖組合,不僅熱量驚人,也容易導致腸胃不適。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藥發展委員會特別祭出妙方,以茯苓、芡實、蓮子和山藥等4味藥材製成「四神湯圓」,搭配羅漢果和麥芽取代紅糖糖水,讓民眾應景也能健康吃。
四神湯圓搭配羅漢果麥芽糖水
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王儀絜指出,4顆包餡湯圓或54顆無餡紅白小湯圓的熱量,相當於1碗白飯,對於一些高血糖患者及消化不良的民眾,可說是一大負擔。
王儀絜建議,自製搓湯圓可在糯米糰中,加入由茯苓、芡實、蓮子和山藥製作而成的四神粉,可降低黏牙口感,還能幫助消化、減少脹氣。而煮糖水時可製作中藥甜湯底,用天然中藥材羅漢果和麥芽,取代紅糖熬製,配方是麥芽10克、羅漢果20克,搭配2公升的水,羅漢果中的羅漢果醣苷為甜味劑,可提供甜味但不影響血糖波動,並有清熱潤肺、止咳功能,麥芽則有健脾胃的功能。
除了吃湯圓,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主委黃世勳也提醒,「薑母鴨」是國人冬至進補的熱門選項,不過市售的薑母鴨中多半配有「黃耆、桂枝、花 椒、丁香」等藥材,對於風熱型感冒民眾不適合服用,另外「當歸、川芎」等中藥材或是老薑、酒均有活血溫經作用,麻油則會激子宮收縮,提醒在生理期的女性朋友或懷孕婦女進要特別留意。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