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對症調和陰陽

2022/10/24 05:30

▲內關穴。(照片提供/陳嘉允)

文/陳嘉允

「醫生,我最近常常覺得胸悶,呼吸不順暢,嚴重的時候甚至覺得心臟快要跳不動,可是我去看心臟科跟胸腔科做檢查都說都沒有什麼毛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陳小姐身體不適、四處求醫卻找不到原因,在確定西醫檢查沒有器官的問題後,我告訴她這個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以及副交感神經兩者共同調控身體的基本功能,像是呼吸、心跳、消化、調節體溫,甚至睡眠等都是由自律神經來管理。其中交感神經主要的功能就是針對外在可能的壓力或危險來進行反應,而副交感與交感恰恰相反,會讓人心跳呼吸變慢,覺得放鬆想要休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即是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某一端過強,無法維持穩定。

從中醫觀點來看,自律神經與中醫所謂的「陰陽」相關,白天交感較為亢奮,人體生理機能較為活躍,屬於中醫「陽」的表現,而夜間生理機能較為低下,需要放鬆、休息恢復,屬於中醫「陰」的表現。

自律神經失調即為「陰陽失調」,大多數的病患都是因為過度勞累,例如在夜間副交感應該要發揮功能,讓身體休息,卻因為生活或是工作的因素,讓自律神經仍然處於以交感為主的興奮緊張的狀態,長久下來陰陽自我調節的節律性漸漸被破壞,造成真正該休息的時候,無法由交感轉換到副交感,而出現像是心悸、腸胃蠕動變慢導致脹氣等交感主導的表現,此時的興奮表現就類似中醫所說的陽亢。

想要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首先就是要將每天的生活作息調整到正常規律,另外自律神經失調的病患常見都有失眠的問題,需要養成固定睡眠時間習慣,在睡前聽些輕鬆的音樂並進行腹式呼吸或深呼吸,同時配合呼吸按壓手上的內關穴(如圖)。

內關穴具有改善胸悶、心悸、腸胃脹氣以及寧心安神的功效,藉由穴位按摩及腹式呼吸,可以幫助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諸多症狀。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