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電腦導航切腦瘤 開顱手術更安全性

2022/10/17 05:30

▲隨著導航系統問世,手術中透過空間演算技術、立體定位,可確保醫師掌握手術中解剖結構的確切位置。(照片提供/許詠鈞)

文/許詠鈞

57歲蘇女士因右側手腳突然沒有力氣而就醫,經詳細檢查發現大腦中有一個4.5公分、血流供應豐富的腦瘤,該腦瘤位於大腦運動區,是導致蘇女士肢體無力的原因。為了順利將腦瘤移除,必須先透過血管攝影,以微導管將栓塞顆粒置入蘇女士的腦瘤中,再著手進行切除腦瘤,以確保減少開顱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

傷口小出血少

蘇女士的腫瘤侵犯到大腦重要靜脈-上矢狀竇靜脈,該靜脈若不慎傷及,病人將有可能一輩子肢體殘障,但若為免傷及靜脈竇而將腫瘤切不乾淨,後續病人復發的機率也大幅提升。不過,高階核磁共振影像及電腦斷層影像搭配導航系統,可以仔細且完整切除整顆腫瘤,並保持上矢狀竇靜脈的完整。過程中,因為導航系統的輔助,影像定位清楚,讓腫瘤的切除更加精確,且手術傷口小、出血少,大大提高手術的安全性。術後蘇女士復原良好,約一週的復健,就輕鬆恢復原本手腳的動作與力氣。

除了用於大腦手術外,電腦導航系統還可搭配3D C-arm輸出3D影像,用於脊椎微創手術、頸椎、胸椎、腫瘤等各式手術中,在沒有3D電腦導航系統時,手術的進行仰賴X光機平面攝影,如:手術時,在手術位置放入定位導針、骨釘或融合器等,需反覆確認X光攝影的正面、側面影像位置,確認後才能接續下一階段的治療,非常耗費醫師的眼力與專注力,且人體脊椎構造與大腦尤其精細,若發生錯位,可能對脊髓、神經或大血管等周邊組織造成傷害,影響重大。

開顱手術經常令病人聞之喪膽,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手術使用的電腦導航系統問世,就像日常交通方式從平面地圖演化到衛星定位,可確保手術中,透過空間演算技術、立體定位,提供醫師即時的3D立體影像,除了掌握手術中解剖結構的確切位置、減少醫師疲憊與縮短手術時間之外,也讓手術的安全性大幅提高。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