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異位性皮膚炎 遇秋老虎 幼兒乾癢搔抓 臉蛋留血痕

2022/10/12 05:30

莊燿年醫師替患者檢查病灶;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莊燿年)

文/莊燿年

3歲辰辰(化名)從小皮膚容易乾燥搔癢,晚上睡覺時,手腳經常搓來搓去,臉頰、手肘、手腕也被抓得紅通通的,有時甚至抓到流血,使得可愛的小臉蛋斑斑血痕,尤其秋天氣候乾燥,使症狀更加嚴重,爸媽見狀十分心疼,赴醫檢查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遵從醫師醫囑使用外用藥膏、口服藥物治療,並做好保濕修護皮膚屏障,辰辰的症狀大幅好轉,終於還她甜美白皙的臉蛋。

異位性皮膚炎是1種慢性、容易反覆發作、搔癢的皮膚炎,通常患者會有過敏的家族史(例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或過敏性鼻炎)。通常小孩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大約10-20%,都市小孩的發生率又比鄉下小孩高,可能與都市小孩容易接觸塵蟎、黴菌等過敏原有關。

皮膚屏障缺損 防細菌等感染

嬰幼兒的病灶多發生在臉與四肢伸側,以急性發紅的疹子為主,小孩與大人較常出現在肘窩、膝膕窩等彎曲皺摺處,常以慢性粗厚的苔蘚化病灶表現。由於患者的皮膚屏障受損,皮膚容易摸起來乾燥粗糙,加上免疫失調,皮膚對抗微生物的能力變差,使得細菌、黴菌、病毒容易趁虛而入,進而引起皮膚感染。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除了搔癢及皮膚炎之外,也容易造成失眠、注意力下降、外貌困擾等問題,因此對兒童的生活品質會大打折扣,甚至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及情緒、身心發展。

針對輕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會先以做好皮膚保濕修護、減少皮膚刺激及接觸過敏原,並可以使用外用藥膏、口服抗組織胺、調整生活環境與習慣;若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會視需要會加上口服免疫調節劑、濕敷療法、照光治療、生物製劑等治療方式。

可擦不含香料乳液 防範發作

若要防範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平常可以擦溫和不含香料乳液修補皮膚屏障缺損,要減少皮膚刺激、過敏原可以使用防蟎寢具與可水洗枕頭,並定期清洗,家中的空氣清淨機、除濕機也不可少;衣服宜選擇棉質、天絲等材質,避免粗糙的衣料或人造纖維。

若皮膚有紅紅粗糙等情形,就要遵從醫囑服用藥物搭配外用藥膏,才能降低癢感,避免搔抓引起更厲害的皮膚炎和搔癢,打破「癢癢抓抓、抓抓癢癢、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才能控制好異位性皮膚炎。

(作者為真心皮膚科診所副院長)

患者因皮膚癢至皮膚科就診;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莊燿年)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