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為什麼婆婆要詆毀我? 做作型人格障礙症令人惱

2022/10/11 05:30

做作型人格障礙症患者在不被關注的情境下,會感到很不舒服;圖為情境照。(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紹祖

王先生帶著王太太前來門診,因為他們為了王先生的媽媽吵到要離婚。王太太說,婆婆常常在親戚中無中生有,說她的壞話,抱怨兒子有了老婆忘了娘;還對親戚說,媳婦從來不做家事,自己是家裡的老媽子,一手包辦所有家務,累得半死還要看年輕人臉色,惟恐兩個人不滿意,要趕她去住安養院…;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婆婆一面說,還一面哭…。而這些指控與現實不符,但兩人礙於孝道不敢說出實情,只好啞巴吃黃連。

面對親戚或明或暗指責,與婆婆唱作俱佳的演出,夫妻兩人充滿了無奈。誰也不想離婚,但是也想不出來解決的方法。從家庭社會的角度看,這可能被歸類為「婆媳問題」,不過如果從精神醫學或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

在精神醫學中有一種診斷,病人的特徵是「過度情緒化和尋求關注的行為模式」,這稱為「做作型人格障礙症(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容易受他人或環境影響。在自己不被關注的情境下,會感到很不舒服。情緒變化快速,表現方式膚淺。呈現出充滿戲劇性和誇張的情感。言語中充滿暗示,但缺乏細節。誇大自己與重要人物的關係,以襯托自己身份。或用外表來吸引他人注意,也可能會出現誘惑或挑逗行為。

膚淺誇大方式 來吸引他人注意

國外的調查,做作型人格障礙症患者大約佔人口中1-3%,女性較男性常見。這種行為模式短期內可以吸引別人目光,滿足自身虛榮心,但是長期下來,浮誇的言行被看穿後,常會給患者帶來痛苦,能對其社會、職業和其他生活領域產生不利影響。

有些人也許並未完全符合做作型人格障礙症的診斷標準,但是行為作派具有部份上述人格障礙特質,這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著實不少。為了吸引別人關注,吹噓自己能力,誇大別人失誤,周圍的人對於他/她其實是有點反感的。但礙於對方身份或地位,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主動讚美患者 降低被攻擊機會

面對這樣的人,除了忍耐或迴避之外,其實還是有些應對技巧,可以減少自己的困擾,以王先生夫婦為例:婆婆喜歡被稱讚成為焦點,媳婦可以常常在人前主動讚美婆婆,滿足婆婆心理需求,以降低自己被攻擊的機會。

古諺有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不要辯解太多,不要放在心上,因為事實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看不清真相的人其實往往也不太重要,辯解越多,讓人越覺得你們之間的關係有問題,徒增困擾而己。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慈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