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我復健3原則 緩解長新冠

2022/10/02 05:30

▲圖1:前側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圖1:前側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文/黃毓文

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近3年,全球已有超過6億人染疫,其中不少人因此留下一些長期的併發症。

依據美國疾病預防及管制中心(簡稱CDC)定義,初次感染後4週以上,持續有新出現、復發或持續性的症狀,即稱「後COVID症狀」,在台灣俗稱「長新冠」。

COVID-19與其他呼吸道病毒不同,侵犯人體的範圍不限於呼吸道,還可能造成多重器官的併發症,例如:全身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行動力下降、長期咳嗽、精神障礙、憂鬱、血栓、慢性腎疾病及落髮等。

◎如果出現長新冠症狀,除了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也可以試著自我復健,原則如下:

飲食均衡睡眠充足 規律活動

●每日均衡飲食、睡眠充足、規律的日常活動,對於穩定免疫系統、恢復身體耐力很重要。

●呼吸訓練,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執行「圓唇吐氣法」及「全呼吸運動」。

1.圓唇吐氣法:鼻子深吸氣,嘴巴嘟圓緩緩吐氣,記得把氣吐乾淨。

2.全呼吸運動:使用圓唇吐氣法配合以下動作,每一動作5-6下,每天2-3回。

訓練呼吸 每日運動15-30分鐘

a.前側呼吸:一手置於上胸、一手置於下腹,吸氣時感覺胸腹一同鼓起雙手,吐氣時胸腹部內收(圖1)。

b.雙側呼吸:雙手置於外側下肋處,吸氣時感覺肋骨向外伸展、且帶動雙手及腹部鼓起,吐氣時胸腹部內收(圖2)。

▲圖2:雙側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圖2:雙側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c.後側呼吸:雙手置於後肋處,吸氣感覺肋骨向後側鼓起且帶動雙手及腹部鼓起,吐氣時,胸腹部內收(圖3)。

▲圖3:後側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圖3:後側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d.彈力帶呼吸:將輕量彈力帶環繞下肋,於前側交叉,吸氣時感覺肋骨頂著彈力帶及腹部鼓起,吐氣時胸腹部內收,並用雙手將彈力帶收緊(圖4)。

▲圖4:彈力帶阻力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圖4:彈力帶阻力呼吸。(照片提供/黃毓文)

●耐受度與活動安全性計畫,每日運動15-30分鐘至微喘的程度,例如踏階運動、快走、騎腳踏車、跑步等;運動時需注意有無胸痛、頭暈、噁心等症狀,並適時監測血氧飽和度是否下降,如有不適立即停止。

如果自我復健無法改善長新冠症狀,應至醫療院所的長新冠相關門診或家醫科就診,如有疲倦、易喘、認知功能障礙或肢體活動困難等,可至復健科諮詢醫師,並照會物理、職能治療師,擬訂個別化的居家復健運動治療,協助恢復。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物理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