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新藥有風險 食藥署籲注意用藥安全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糖尿病是國人重大慢性疾病,許多病患需服藥控制血糖,新藥物幫助不易出現低血糖、還有心血管保護及減重的效果。不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示警,有接獲疑似因新藥物導致急性胰臟炎的藥害救濟申請,提醒民眾別輕忽用藥風險。
食藥署昨天指出,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包括「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s)和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除了不易出現低血糖的副作用,還額外提供心血管保護及減重的效果。
雖然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副作用相較低,但近年食藥署接獲疑似因GLP-1受體促效劑導致急性胰臟炎的藥害救濟申請案,提醒民眾切勿輕忽用藥風險。使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促效劑雖然可以達到降低血糖及控制體重的效果,但SGLT2抑制劑可能會提高生殖器和泌尿道感染、骨折和酮酸中毒的風險。
食藥署科長洪國登提醒,若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痛及不尋常的疲倦、嗜睡或昏迷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而GLP-1受體促效劑可能伴隨腸胃道不適,如噁心、嘔吐和腹瀉等副作用。
若有家族性髓質甲狀腺癌或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的病人應禁用GLP-1受體促效劑類的抗糖尿病藥物。另外,在服用此類藥物期間若有胰臟炎等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
洪國登提醒,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都是醫師處方用藥,使用前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了解用藥的風險與效益,並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所有服用的藥品、藥品過敏史、病史,配合醫囑按時服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