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噪音性暫時性聽毛細胞病變 當心永久性耳鳴

2022/09/02 05:30

▲醫師正在診療耳鳴患者;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由陳建志提供)

文/陳建志

一名25歲女性職業歌手,這幾年來,只要聽見某種高頻音一段時間後,雙耳會聽到一陣不同頻率且會抖動的「嘰~嘰~嘰」,持續好幾十秒。若用手掌摀住耳殼,向著耳道內壓一壓,會瞬間好轉。

就醫時,聽力檢查完全正常,但兩側耳蝸卻出現輕中度的病變。陳建志特地為她做了2次聽毛細胞檢測,第1次,在她連續2天休假沒去駐唱後,檢查結果是正常的;第2次,上班後隔日,檢查結果異常。原來是罹患了噪音性暫時性聽毛細胞病變(noise-induced transient hair cell disease)。

▲聽毛細胞的聽毛(紅色箭頭處)是噪音最先傷害耳蝸的地方。(照片由陳建志提供)

當聲波經過聽小骨鏈的槓桿作用,從圓窗傳進內耳,震動耳蝸管,內淋巴液產生波動,在最大共鳴處,瞬間壓迫該段耳蝸管之哥蒂氏器(如圖),基底膜向外鼓起,接著馬上恢復原狀,聽毛細胞的聽毛跟上面的蓋膜間發生了剪力拉扯,聽毛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經由耳蝸神經傳進腦部,產生聽覺。

倘若耳朵持續接受噪音,例如參加舞會、演唱會或選舉造勢晚會,大量的聲波持續不斷地傳進內耳耳蝸,聽毛不斷地擺動,細胞過勞水腫,暫時無法產生聽覺電位。聽毛擺動能力變差,也使哥蒂氏器變得遲鈍,無法吸收共鳴聲波。當共鳴聲波往附近頻率的耳蝸管擴散,震動別的哥蒂氏器,產生另一種不同頻率的聽覺訊號,儼然「被動性耳鳴」。

治療此病應先避免噪音,防止聽毛過度勞累而受損,若有嚴重過敏體質者(例如過敏性性鼻炎者),一併口服抗組織胺,降低組織胺對於哥蒂氏器的傷害。

須讓耳蝸充足休息 避免吸菸

陳建志建議這名女病患在工作時,可以配戴隔音泡棉耳塞;下班之後,儘量避免會有大量噪音的活動或娛樂,別去吵雜喧囂場所,避免帶耳機聽音樂,即便使用喇叭,音量也要調小,別長時間講手機…,總之,一定要讓耳蝸獲得足夠的休息,需同時避免吸菸。否則,長久下來,聽毛斷裂,細胞死亡,衍生噪音性聽覺損害,出現永久性的耳鳴。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