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患部勿摳擠 醫:褪疤首重防曬
文/廖澤源
在新冠肺炎(COVID-19)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肆虐下,此時國際上另一波新興傳染病–猴痘正蓄勢待發。國內近期也出現境外移入的猴痘確診個案,面對新一波可能的傳染病流行,民眾不得不特別謹慎防範。
出門戴帽撐傘 擦SPF50PA+++防曬品
預防重於治療,但若不慎感染,之後可能要面對併發症的處理。如同常見的青春痘,猴痘病毒感染後有膿疱、水泡或是丘疹之處的皮膚,在痊癒後可能會留下黑黑的痕跡,稱為發炎後色素沉澱,在正常膚色的襯托下色素不均會特別明顯,若要改善這種發炎後色素沉澱斑,首先得嚴格防曬,上下午出門前30分鐘均需要擦上SPF 50 PA+++以上的防曬產品,出門配戴寬帽緣的帽子,或撐內襯有防紫外線的傘,另外加速色素沉澱斑退去的方法可考慮雷射治療。
另外,如同水痘、青春痘,感染後患處可能產生痘疤,可以是凹陷或是隆起的。凹陷的痘疤主要是因為皮膚組織在痊癒的過程中產生纖維化拉扯及體積的流失所導致,而痊癒的過程中如果過度增生,就會產生隆起的疤痕,會隆起的疤痕在臨床上又分成會不斷擴張隆起增生的蟹足腫,及在原處隆起增生到一定大小就不再長大長厚的肥厚性疤痕。
治療疤痕端看病灶的本質而定,針對凹陷型的痘疤,可以使用皮秒雷射、果酸換膚等促進皮膚膠原蛋白的增生,亦可用玻尿酸、膠原蛋白增生劑注射以補足流失的真皮層體積,也可用皮下切割切斷往下拉扯的纖維化組織;針對隆起型的痘疤,無論是蟹足腫或是肥厚性疤痕,都可以考慮類固醇注射、染料雷射治療。
任何得痘後皮膚的修復性治療需要耐心及時間,可能需要多次療程才能恢復皮膚往日的光采,面對猴痘的威脅,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