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菸槍長期治療止痛 招慢性腎病上身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66歲李先生長期吸菸(1天1包持續30年),並有高血壓病史、控制不佳,且因工作緣故肌肉骨骼酸痛,長期接受經肌肉或靜脈止痛藥治療。因近兩年員工體檢顯示腎功能異常(腎絲球過濾率從59降到50ml/min/1.73m²),診斷是初期慢性腎臟病,經郭醫照護達兩年,腎絲球過濾率維持在48,惡化速度減緩。
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姜林文祺說明,慢性腎臟病是以下任何一種表現持續3個月以上,包括腎絲球過濾率低於60ml/min/1.73m²、尿液檢查出現微白蛋白尿或異常沉積物、腎臟影像檢查有結構異常、腎臟有組織學異常或腎小管疾病、腎臟移植病史。
初期防護
首重改變生活型態
姜林文祺指出,初期慢性腎臟病防護的3大面向,包括病人安全、減緩慢性腎病惡化速度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病人首要改變生活型態,維持正常身體質量指數,規律中低強度運動、戒菸與檳榔,飲酒適量,不亂吃來路不明藥物或草藥,避免腎毒性藥物特別是止痛藥(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與含碘顯影劑。
其次,飲食要遵守3少(少油、少鹽、少糖)與3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原則,避免食用加工類食品及反式脂肪。最後是3高控制,在血壓上控制小於130/80mmHg;糖尿病方面,糖化血色素控制在小於7%,但對年老、預期餘命短或患多重共病症病人,可放寬到小於8.0%;高血脂方面,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小於100mg/dl。
因初期慢性腎病患者臨床上通常沒有症狀,必須針對高風險者定期篩檢,以求早發現做適當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