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生兒腳掌「馬蹄內翻足」 立即踝足支架矯正

2022/05/10 05:30

▲男嬰出生後發現左腳掌有「馬蹄內翻足」。(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男嬰上個月一出生就發現左腳掌有「馬蹄內翻足」現象,出生第2天即接受踝足支架矯正,醫師指出,新生寶寶的足部較柔軟,最容易矯正,愈早治療效果最好,同時提醒家長若寶寶有類似情形,千萬不要迷信要等到滿月才接受矯正。

剛出生足部柔軟 愈早治療效果好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部主任蕭安芳指出,這位男嬰出生時就發現他的左腳掌內翻,經會診小兒科和復健部,確診為姿勢性的馬蹄內翻足,在母胎發育過程時足部正常,在某種情況下在胎內受到壓迫,才導致左腳掌內翻,出生第2天就接受治療。

男嬰接受復健部量「足」打造踝足支架以矯正腳掌內翻,隨著足部成長,每2-4週更新踝足支架。踝足支架逐漸以內翻的反方向拉扳,讓腳掌回到正位,而且復健師每天在床邊為男嬰做踝關節鬆動徒手治療,讓踝關節更柔軟加速矯正效果。

男嬰與媽媽後來也住進該院產後護理之家,澄清產後護理之家總監徐毓鎂表示,由於男嬰的踝足支架須24小時穿戴矯正,為避免壓傷足部的細皮嫩肉及血液循環,護理師每小時就鬆開踝足支架,做足部按摩和休息半小時後再穿戴。

蕭安芳說,踝足支架矯正須持續3個月,醫療團隊也教導媽媽正確的居家復健方法,目前矯正一個月已改善逾3成,後續將持續門診追蹤,她也說,姿勢性的馬蹄內翻足經復健矯正後效果佳,若保守治療矯正效果不好,少數寶寶可能會需要手術介入。

蕭安芳強調,除了姿勢性的馬蹄內翻足,約10%有家族史,及屬於結構性的內翻足,是在母胎內因足部神經、肌肉或骨骼發育不正常所致,治療較為複雜,一旦發現新生兒有內翻足現象,越早接受治療,矯正的效果越好。

▲蕭安芳醫師表示,新生兒有內翻足現象,越早接受治療。(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