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合治 改善肺癌治療副作用
文/高晧宇
60多歲的陳女士,被診斷罹患肺癌,服用標靶藥物之後臉上冒出很多痤瘡並常常腹瀉,讓自己感到相當困擾,在服用中藥和針灸之後症狀明顯改善。直呼原來中藥也有這樣的療效!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與空氣污染日益加劇,肺癌已成為十大死因之首,許多女性雖未抽菸,也罹患肺癌。肺癌的治療分為開刀、標靶藥物、免疫治療以及化療。中西醫合併治療能提升各階段病人的生活品質。
中藥與針灸治療可緩解肺癌術後疼痛與促進傷口癒合,並改善術後咳喘現象。接受化療時,同時搭配中藥可增強正氣,提升免疫力和體能,以完成所有的化學治療。
標靶治療容易有甲溝炎、腹瀉和痤瘡等症狀,搭配中藥亦能緩解不適;痤瘡容易好發於臉、頭皮、前胸和後背並伴隨腫痛的紅疹,或是脫屑泛紅的脂漏性皮膚炎。中醫治療按照病人症狀與症候來治療。
若病人同時伴隨有食慾差、舌苔膩皮疹潮紅等濕熱蘊蒸之表現,可給予薏仁、澤瀉等利濕健脾之藥物;若皮疹紅癢則可給予疏風清熱之藥物;若有皮膚乾燥、口乾、流鼻血、疱疹、全身倦怠無力、舌紅脈細等氣陰兩虛、熱毒內蘊的症狀,中醫治療則滋補氣陰和清熱解毒來治療,例如白芍、沙參等藥物。
若伴隨容易腹瀉者,則可以適時使用茯苓、白朮等健脾利濕藥物,來顧護腸胃,以維持身體的免疫力。
根據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的結果也顯示,接受標靶治療的非小細胞癌患者,搭配中醫藥輔助療法有較佳的一年存活率、兩年存活率、較長的無惡化存活時間以及較低的嚴重副作用發生機會。
保養肺部 可多按摩曲池穴
除搭配中、西藥治療之外,平常多攝取深色蔬菜,並按摩曲池和足三里,也可以保養肺部。(作者為台北、淡水馬偕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馬偕肺癌團隊中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