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混合型胰島素 3件事要先搞清楚
文/余宜叡
混合型胰島素的問世,主要目的之一在於減少患者施打藥物的次數。目前台灣已引進的混合型胰島素相關用藥(詳見附表),醫師會根據院所已有的用藥、患者生活型態與喜愛,醫病共決,找出合適患者的穩糖達標治療計劃。
◎使用前,患者還是要確認好3件事情:
●是否需搖晃:目前如果使用的是台灣已使用多年的「中效胰島素」加「速效胰島素」:Humalog Mix 25、Humalog Mix 50、Novomix 30、Novomix 50等,使用前,需在手掌間滾動10次(筆保持水平),並上下擺動10次,直到注射液體呈均勻白色霧狀,才能使用,而且建議立即注射。
需搖晃均勻的混合型胰島素若在使用前,沒有好好搖晃均勻,會影響藥物作用與療效,血糖會降不下來或降得太快。
除此之外,近年台灣引進的混合型胰島素,亦有不需要搖晃均勻,即可直接使用的。
另外,單方長效與速效胰島素,使用前也都不需要再做搖晃注射筆的動作。
●是否能餐前用:餐前與餐後血糖要在穩定範圍內,才能增加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達標機率。考量台灣族群的飲食習慣,常會造成餐後血糖升高許多,臨床上除了使用基礎長效胰島素來穩定餐前血糖外,常需速效型的胰島素或腸泌素穩定餐後血糖。
速效腸泌素與速效胰島素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抑制食慾的效果,可減少餐點攝取量,進而穩定餐後血糖。臨床上建議餐前使用混合型胰島素,才能有較佳療效與較少低血糖風險,若餐前不方便使用的族群,不建議使用混合型胰島素。
●是否低血糖:只要有胰島素,尤其含速效胰島素,就需留心低血糖產生的風險。請於平常的生活作息中,落實餐前與餐後血糖的量測,確認在含有混合型胰島素的治療況下,血糖仍保持平穩達標而沒有過低,以及是否有飢餓、發抖、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產生。
善用混合型胰島素,補足身體所需的胰島素與腸泌素,同時減少筆型藥使用次數,血糖達標,成功與糖共舞。
(作者為員榮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暨減重門診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