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口腔水泡久未消 黏液囊腫來亂

2021/12/11 05:30

▲葉庭筠醫師診治中。
(照片提供/葉庭筠)

文/葉庭筠

「醫師,我家小朋友的嘴唇長了1個像水球的東西,1個月了,都沒有消掉,怎麼辦?」、「醫師,我的嘴巴裡面好像有1個小水泡,我弄破過1次,但最近又長新的,怎麼辦?」

上述對話在診間時不時就會遇到,而此類案例,最終診斷多為「黏液囊腫」。

黏液囊腫是什麼呢?它是1種口內常見的小唾液腺疾病。唾液腺為負責分泌口水的構造,口腔內有800-1000個小唾液腺散佈於口腔各處,包括嘴唇、頰黏膜、舌頭、口底、上顎等。

有時小唾液腺可能因為腺管開口阻塞、或是因外在創傷(例如:咬到、刺到)造成腺管破裂,導致分泌的黏液無法順利排出,形成囊腫。

黏液囊腫常見外觀特色為圓球狀、顏色有點藍藍半透明,質地柔軟並且摸起來有波動感,並且不太會疼痛,就像1個在黏膜下的小水泡,尺寸有時大有時小,從幾毫米(公釐)到幾公分都有可能。最常發生的區域為下嘴唇,好發於小孩或年輕人。

勿自行刺破 應就醫診治

針對此類病灶,自行刺破引流出內部液體通常只能帶來暫時性的緩解,臨床上,常聽到患者表示,刺破水泡後沒多久又再腫起來的經驗,刺破時,裡面會流出無味、些微黏黏、淡黃色、濃稠的液體。

診斷黏液囊腫除了仰賴臨床特徵、病灶的發展脈絡之外,最終診斷還是得仰賴手術摘除及病理科進一步的化驗。治療方式多以直接摘除整個病灶以及鄰近小唾液腺為主,可用傳統手術器械、雷射切除,或是冷凍治療等。

由於黏液囊腫的成因為小唾液腺管阻塞或破裂,移除了阻塞的小唾液腺之後,口腔內還有好幾百個小唾液腺,所以黏液囊腫再次出現,也是很常見的狀況。

口腔內若出現一直沒有消退的水泡,先不要戳破它,也不用太緊張,可請醫師檢查和治療。

(作者為台安醫院口腔外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