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疤變難纏蟹足腫 切除+放療根治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手術後的疤痕痛癢化膿,最後變成蟹足腫,讓患者晚上又癢又痛到無法入睡,汐止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顏毓秀透過手術切除並採用蟹足腫不易復發的縫合法及整形術,配合低劑量放射治療,解決患者蟹足腫的問題。
顏毓秀指出,一般皮膚在受傷後,人體會開始進行修復,若傷口較淺,僅傷到上皮組織,癒合後較不易形成疤痕,但若傷口深度已傷及真皮層,形成疤痕機會大增。除了傷口深度,舉凡體質、種族、年齡、傷口部位,都會影響疤痕的形成及症狀,蟹足腫為組織不正常過度增生,隨著時間變寬、變大及變厚,造成病人在疤痕處出現發癢和疼痛等現象,如果抓或摩擦疤痕會越刺激蟹足腫增生,嚴重的蟹足腫可能造成病人情緒和心理困擾。
注射類固醇無效者可考慮
顏毓秀說明,過去蟹足腫的治療,通常都注射類固醇,對於部分患者的確有其效果;若只施行切除手術,則治療效果有限且復發率高達60-100%;對於反覆注射類固醇無效的嚴重蟹足腫患者來說,可運用手術切除疤痕,且採降低皮膚張力縫合及各式整形術或皮瓣手術,再配合低劑量放射治療,藉由放射線破壞過度活躍的纖維母細胞,可減少疤痕增生,此治療效果優於其他治療方法,而且大幅降低復發率。
顏毓秀提醒,民眾若不慎受傷,可先分辨傷口的深度,若傷口較深,可經醫師判斷後,進行縫合手術有助減少疤痕發生,期間應減少食用刺激、辛辣、易過敏食物,也有助減少疤痕生成。
若傷口出現紅腫熱痛,或疤痕組織越長越多超過原本傷口範圍,就應盡快就醫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