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血理氣 上班族擺脫便秘苦
文/顧德茜
30歲的賈小姐便秘已數年,平時飲水量足夠,蔬菜、水果攝取量適當,約3-4天解便一次,皆為羊屎狀大便。曾接受過大腸鏡檢查,並無特別異常。經過中醫治療後,症狀改善,糞便形狀為條狀,約1-2天解便1次。
便秘除了大家熟知的水分或纖維質攝取不足所導致,有一些嚴重的疾病也會出現便秘的情形,包括:神經病變(糖尿病、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大腸激躁症,有一些藥物的使用也會導致便秘的產生。如果除了便秘之外,還有出現血便、體重減輕、有大腸癌或是發炎性腸病的家族史,則應該盡速就醫。
若是排除了器質性因素及藥物影響,則為原發性便秘。中醫治療對於原發性便秘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醫學啟源‧六氣方治》:「臟腑之秘,不可一概論治,有虛秘,有實秘,有風秘,有氣秘,有冷秘,有熱秘,有老人津液乾結,婦人分產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氣血未復,皆能作秘。」
此案例則屬於「氣秘」合併血虛的狀況,「氣秘」代表因為「氣不暢,推動糞便不利」所造成的便秘,而「血虛」則會使腸道失於濡潤,糞便不易排出,治療上使用疏肝行氣合併養血益精的方藥,效果非常顯著。
在臨床上遇到許多便秘的病人,都需要使用中藥的瀉下藥治療才能見效。這個案例體現了中醫「同病異治」的精神,以中醫的角度來治療便秘不會只有使用「瀉下藥」這個選擇,中醫還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點及治療面向。藉由中藥來恢復身體的平衡,當身體找回了平衡,距離減藥、停藥也就不遠了。
(作者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