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早期介入 有助插管病人拔管
文/蔡承欣
「就是開不了口,讓她知道」是歌曲中的一段歌詞,除了可以用來描述不敢表白的心情,也可以用來描述加護病房插管病人想與外界溝通的焦急心理。
一般病人被插管後,為了避免管路滑脫,通常會被有限度的約束在床上,沒有辦法自由活動。這時,有些病人就會出現憂鬱,甚至譫妄混亂的現象。因此,早期的物理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文獻指出,早期的物理治療介入可以減少因為入住加護病房所產生的失能、譫妄及長期住院,甚至有增加拔管成功率的趨勢。
病人在入住加護病房兩天內,物理治療師即會進行物理治療評估,找出可以執行早期物理治療的病患,給予適當的物理治療運動介入,其中包括:功能性運動、四肢肌力訓練、呼吸肌肉訓練、有氧訓練(床上腳踏車運動,如圖),並且於介入前後皆記錄下病人的狀況,藉以衡量病人的進步程度。
而透過許多來自病人拔管後的意見回饋,可發現大部分病人對於早期物理治療介入都是有正面看法的,他們通常覺得自己體力真的有透過物理治療後得到恢復,並在心靈上也有得到一定的壓力紓緩。
舉例來說,在執行物理治療期間,物理治療師會解開病人手中的約束,這樣可讓意識清楚的病人用文字書寫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說的事情。
在物理治療師眼中,任何階段的患者都有其當下的需求,無論從預防或治療的觀點,在對患者生命安全無虞的狀況下,給予任何形式的早期物理治療介入,不僅是對病人的生理層面,亦是對心理上有著極顯著的幫助。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科物理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