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卡卡、越晚越亢奮 神經性咽喉炎作怪
文/陳登郎
一名40歲男性期貨商業務員,好勝心強,為了掌握最新資訊,常需緊盯手機或平板,即使到了晚上,精神還是亢奮,難以入眠。
這半年來,老是覺得喉嚨卡卡緊緊的,彷彿有一口痰,上不去也下不來。以為是「臆喉症」(喉球症),但又擔心罹患癌症。
就醫時,我發現他的下咽部黏膜紅腫,特別是會厭前方及食道入口呈現腫脹。對口水分泌物進行石蕊試紙分析,呈現弱酸性。自律神經檢測顯示失調,交感神經功能過強。
這名患者其實是罹患了交感神經性咽喉症候群。在正常狀態下,兩側腮腺會不斷地分泌出弱鹼性的漿液性唾液,經由兩側頰部黏膜的導管排入口腔,再藉吞嚥通過咽喉,進入食道,讓上消化道保持在弱鹼性,可以抵抗生理性胃酸逆流的傷害。
如果患者過度焦慮,交感神經旺盛,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腮腺分泌減少,消化道蠕動減緩,胃內容物難以向下排空,就會有過多胃酸依著食道黏膜之毛細現象,向上蔓延,跨過食道口到達咽喉。
咽神經叢把咽喉受到胃酸刺激的感覺,經由迷走神經及舌咽神經,向上傳遞進入腦幹,接著腦幹神經核發出運動反射,使咽喉黏膜下肌肉收縮痙攣,企圖擺脫胃酸,再把感覺傳回腦幹,如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可以說是神經性咽喉炎。
此病若不治療,患者會因睡眠品質不良,自律神經更加失調,加重病症。治療不僅建議服用血清素受器調節劑,還會建議餐餐半分飽,飯後百步走,幫助胃部排空,舒緩身心壓力。
進餐後4小時內應避免平躺,以免胃酸還在分泌時向上逆流;睡前飲用100毫升清水或口服鹽類制酸劑,中和胃酸;睡覺時,向右側臥,排空胃酸;上述做法,病症就會逐漸減輕,直到痊癒。
(作者為吉豐耳鼻喉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