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排齦膏 假牙更精美
記者蔡以倫/台北報導
到牙科診所製作假牙時,牙醫師會先做一串繁複的處理程序,如修整、清理牙齒和排開牙齦溝,才能用牙托從患者口內轉印出牙模。恩主公醫院牙科部主任蔡明宏指出,傳統排齦的操作難度高,尚需施行局部麻醉,嚴重時甚至造成牙齦萎縮,影響假牙配戴後的美觀。
針對傳統排齦方式的缺點,國內已有業者發展出新式排齦膏。業者表示,新的材質只需以低於傳統排齦線1/25推擠力量,可輕易地注入牙齦溝內,就可撐開牙齦組織,操作上,方便快速且不疼痛,在排齦前不需施打麻醉劑且不會造成牙齦萎縮。
蔡明宏指出,牙醫師讓牙齦溝暫時擴大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精確的印模,使假牙製作得更精準,配戴後更美觀。傳統的排齦方法利用機械力量,將排齦線(gingival retraction cords)擠壓入牙齦溝內,過程難度高、費時、易出血,尚需施行局部麻醉以減輕患者疼痛。
蔡明宏也表示,排齦過程中,若有疼痛與流血症狀,即代表牙周韌帶可能有撕裂狀況,雖然施打麻藥能舒緩就診不適感,卻造成牙周韌帶的撕裂傷害與牙齦萎縮的風險依然存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