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骨鬆嬤跌倒手撐地 手腕竟骨折
文/游智鉦
一名75歲骨鬆婦人在家不慎跌倒,她本能地用手撐地,結果手腕變形、疼痛,到醫院檢查發現為遠端橈骨骨折。
骨質疏鬆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尤其高齡長者,平時沒有症狀或忽視骨質疏鬆的健康危害,一旦跌倒,往往造成骨折傷害,嚴重者甚至因此失能。
常見的年長者遠端橈骨骨折,可能採取的治療方式分別為石膏固定、鋼釘外固定手術、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目的都在穩固骨折部位,以達到骨折癒合、早期復健,盡早恢復手腕功能。
遠端橈骨骨折 需固定患處
為了讓病人維持良好的生活功能,手腕遠端橈骨骨折治療,大多建議以鋼板內固定方式手術,將骨折處復位好之後,再用鋼板及螺絲釘加以固定,術後手腕關節活動不受限,馬上就可進行復健活動,一些日常功能例如吃飯拿碗筷等,術後就可恢復,不受影響。
內固定手術治療不同於石膏固定或鋼釘外固定的治療方式,可避免因需長時間固定導致關節僵硬、肌肉萎縮,或鋼釘支架傷口造成感染等情形。
互鎖式鋼板 適用骨鬆患者
傳統的鋼板固定在年輕堅固的骨骼有一定的固定效果,但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或靠近關節處的粉碎性骨折,因穩定性不足,常會有螺絲釘鬆脫的情形;此時即需評估採用互鎖式鋼板,此鋼板上的螺絲洞及螺絲釘上,均有增加螺紋,使螺絲釘固定於骨頭的同時,還鎖住鋼板、加強固定的強度、減少鬆脫情形,對於年紀大的骨質疏鬆患者來說,這是多一項選擇。
建議年長者應定期檢查骨質密度,評估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平時除了飲食補充鈣質(鈣片)、規律的運動及日曬(補充維他命D3),必要時,須給予適當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以延緩骨質流失速度,並避免因跌倒造成骨折的風險。
(作者為鹿港基督教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