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便秘 腸胃通暢不傷身
文/蕭坤元
李小姐是憂鬱症患者,長期服用抗憂鬱劑治療,但因為排便不順暢,如廁總是千辛萬苦卻不見一點成果。隨著便秘天數增加,出現腹脹、排氣多等症狀。
她不想再多吃西藥來幫助排便,所以到中醫門診就診,服用中藥後,已經可以定時定量解便,腸胃不適感也改善。
◎為什麼會便秘?
臨床上,便秘是最常聽到病人抱怨腸胃的症狀。便秘的原因有許多,包括暴飲暴食或節食、體液消耗、情緒緊張、活動量低,過度疲倦、老年腸胃虛弱等;服用部分西藥也可能造成便秘。
長期便秘會造成腹痛、脹,每每用力解便,無形中也增加痔瘡風險。
◎長期便秘需注意
當因病發生便秘時,通常會加入軟便劑或給予甘油浣腸。長期服用軟便劑會使腸子對藥物敏感性下降,為了達到有效藥量,用藥量逐年增加,最後必須服用大量藥物才解便。長期用甘油浣腸刺激腸壁也會破壞原有蠕動功能,長期依賴下,劑量可能要越來越多才能刺激便意。長期藉助外力排便,也會使相關肌肉因使用頻率少而無力,更加重排便困難。
不同種類便秘 處方不同
◎中醫對於便秘有辦法
服用西藥或其他疾病治療期間的便秘症狀,可選用中醫治療。中醫認為,不同種類便秘需用不同處方才能達到不傷身體。例如水分、纖維、脂質不足的大便乾硬難解,以刺激腸蠕動的中藥為主;若是貧血虛弱的便秘,則是潤滑為主;若是無力推動腸道的便秘,則以溫補為主。
(作者為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