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胃食道逆流多年 慎防癌前病變「巴瑞特氏食道」

2021/01/02 05:30

▲為了減緩胃食道逆流不舒服,只能睡雙人的枕頭;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李炯宏)

文/李炯宏

29歲柯先生(化名)由太太陪同進入診間,沒等我詢問病因就直接說:「醫生,我胃食道逆流好幾年了,雖有吃藥治療,但心窩胸口灼熱都未改善,躺著時更是難過。」一旁的太太馬上補充:「對啊!他無法平躺睡覺,不是墊雙人枕頭就是睡躺椅。」

夫妻倆的話並不讓人意外,因為嚴重胃食道逆流患者,甚至連直立姿勢都會在吃飽後,因胃內壓力上升而感到明顯不適,有些人睡覺都需要墊2-3顆枕頭,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為柯先生安排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食道下端與胃賁門交接處有一個發炎、浮腫及色調略呈紅色塊狀病變,切片結果確定已有中度以上分化不良(dysplasia)。

▲巴瑞特氏食道併分化不良。(照片提供/李炯宏)

內視鏡切除病灶 一石二鳥

經過兩週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臨床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在醫病溝通後,患者同意接受內視鏡切除癌前病變,同時加大切除範圍,以達到術後賁門緊縮而產生抗逆流效果。

數據顯示,近9成以上的胃食道逆流病患服用藥物治療可改善症狀,但停藥後症狀又恢復,也有患者服藥期間胸口灼熱感改善,但「逆流」症狀如喉嚨沙啞或異物感、咳嗽或感覺胃部空氣不斷跑上來,卻不見好轉。主因還是因為藥物無法改善下食道括約肌(賁門)鬆弛,使得胃食道逆流無法「斷根」。

長期胃食道逆流可能導致食道下端黏膜產生小腸黏膜分生稱為巴瑞特氏食道,為食道腺癌之癌前病灶,倘若合併分化不良應考慮及早接受內視鏡治療,以免惡化成食道癌。

內視鏡抗逆流黏膜切除術,除可改善胃食道交接處肌肉過於鬆弛的問題,也一併切除黏膜癌前病灶,有「一石二鳥」的效果。

▲賁門狀況:術前鬆弛(上圖),術後緊縮(下圖)。(照片提供/李炯宏)

每2年做一次胃鏡追蹤

柯先生術後恢復良好,黏膜傷口癒合約莫4週,此時賁門緊縮抗逆流效果便產生,他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已不見,吃飽飯後也能躺下睡覺了,不再需要服用藥物及頻繁接受胃鏡檢查;不過,還是建議兩年做一次胃鏡追蹤。

胃食道逆流幾乎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建議學習調適生活壓力、戒菸酒、少咖啡濃茶,並維持正常體重,飲食先喝湯再吃固體食物,避免餐中配湯或飲料,勿暴飲暴食;如果胃食道逆流症狀長期未改善,希望能作胃鏡,檢查食道是否有癌變發生。

(作者為田中仁和醫院醫療副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