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狂喘 心臟驚見網球大腫瘤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17歲高中生平時喜歡運動,但近來跑步時常出現心悸、喘不過氣的情形,到心臟科檢查,赫然發現左心房長了一顆如網球大,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至兩百萬分之1的黏液瘤,隨著心臟猛烈收縮,幾乎快甩破二尖瓣,隨時有猝死風險,所幸及時發現,趕緊進行「心臟腫瘤切除術」切除,讓他重回運動場開心運動。
罕見黏液瘤 隨時有猝死風險
亞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江國峰表示,這名患者發病前喜愛跑步、打籃球,並無任何症狀,直到近兩週前運動時常出現心悸、呼吸喘,家人陪同赴醫院檢查。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心臟有肥大情形,因年紀輕並不尋常,進一步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房竟長了約7公分大的黏液瘤,僅靠如香菇蒂頭般的繫膜黏住左心房,一旦腫瘤衝破二尖瓣塞住瓣膜口,就可能瞬間致命。
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心臟黏液瘤每年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至兩百萬分之1,並不常見,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大多為良性且偶發,像患者這麼年輕不常見,須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才能發現。至於心臟黏液瘤臨床症狀不典型,多會出現胸悶、頭暈、活動喘、心悸等與心臟衰竭相似的症狀,因此難以被診斷。
緊急開刀切除 心率恢復正常
劉殷佐指出,當心臟黏液瘤越大,或是腫瘤碎片脫落,就可能阻塞心臟出口危及生命或造成中風,一旦心臟腫瘤合併瓣膜問題,會引起瓣膜閉鎖不全,往往無法靠藥物治療,必須接受「心臟腫瘤切除術」治療。這名患者術後心臟恢復收縮功能,心率恢復正常,原本二尖瓣中重度逆流情形也大幅改善。
劉殷佐提醒,心臟黏液瘤患者術後仍需在門診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追蹤,確認黏液瘤是否再長出;提醒民眾若出現頭暈、心悸、喘等症狀,應儘速到院接受心臟科醫師檢查釐清病因,才能降低猝死風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