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壯男下肢骨折險癱

2020/09/13 05:30

▲圖1:核磁共振檢查可見後縱韌帶骨化增厚(如圖中箭頭所示)。(照片提供/李晏瑤)

▲圖1:核磁共振檢查可見後縱韌帶骨化增厚(如圖中箭頭所示)。(照片提供/李晏瑤)

文/李晏瑤

楊先生41歲,正值壯年,因下肢一時癱軟跌倒,造成右髕骨骨折,經手術固定後,仍不時感到下肢使不上力。1年後該骨折處癒合完成,拔除固定骨釘,唯下肢無力,症狀未見改善,終至舉步維艱,輾轉至本院骨科部脊椎外科求治。

楊先生到院時,乘坐輪椅,謹慎問診得知,其受傷前下肢並無明顯症狀,但後續出現身體四肢有束縛或僵硬感,下肢漸感無力。檢測其下肢肌力,只剩下3分(正常人應是5分),幾乎無法自行站立。經安排X光與核磁共振檢查後,診斷為「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增厚」(圖1),進而壓迫脊髓神經所致。

接受頸椎後位椎板擴大成型術

在接受頸椎後位椎板擴大成型手術之後,順利減除脊髓壓力(圖2),術後復原良好,下肢肌力明顯改善。再經過復健治療,術後1個月返回門診追蹤,無需輪椅已可行走。

▲圖2:頸椎後位椎板擴大成型手術利用椎板支撐器固定椎板(如圖中箭頭所示),進而減除脊髓神經壓力。(照片提供/李晏瑤)

▲圖2:頸椎後位椎板擴大成型手術利用椎板支撐器固定椎板(如圖中箭頭所示),進而減除脊髓神經壓力。(照片提供/李晏瑤)

脊柱是由一節一節的椎體連結而成,其前、後緣各有一條縱韌帶,把各節椎體串聯起來,前面的叫作前縱韌帶,後面的叫作後縱韌帶。脊髓正好位於後縱韌帶之後,若該韌帶骨化增厚,就可能壓迫脊髓造成神經症狀。

後縱韌帶骨化出現的原因仍不明,大多可能與先天基因有關,常在40-60歲左右發病,並以亞洲男性居多。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在臨床上的表現,可能從無症狀、上肢感覺異常、到四肢僵硬行動不便,甚至四肢癱瘓。大多數患者發病時無明顯誘因,病程緩慢,但近1/5的患者會因外傷、行走時跌倒,或乘車時頭頸突然後仰,而突然發病,或造成原有症狀加劇。

若民眾感覺頸部疼痛或不適,且伴隨出現四肢感覺異常、運動功能障礙時,就應到醫院進行檢查,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骨科系脊椎外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