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清濕熱 改善毛囊炎
文/陳玟、姜智釗
夏季炎熱高溫,讓32歲從事業務工作的吳先生總是汗流浹背,最近還發現下巴、手臂和背部出現很多紅疹,還會出現白白的膿皰,有時還會很癢,讓重視儀表的他很困擾,深怕影響工作表現…。
吳先生的皮膚狀況是典型的毛囊炎表現(圖1),在頭皮、臉部、肩膀、手臂、前胸、後背和屁股等皮脂旺盛的地方,出現搔癢,甚至疼痛的皮疹,常帶有白黃色膿皰。
毛囊炎容易出現的季節,是汗如雨下的炎熱夏天。另外,需要在潮濕悶熱環境工作的職業,或是長時間使用油性化妝品的民眾,也是毛囊炎的好發族群。
門診發現,吳先生跟大部分毛囊炎民眾一樣,屬於火氣很大的「濕熱」體質,除了皮膚困擾外,流汗後,總覺得黏膩、不清爽。常熬夜、3餐或消夜喜歡辛辣油膩的「膏粱厚味」者,還會出現口乾、口臭、或口苦的症狀。因此,中醫治療,內服使用黃連、黃芩、黃柏、金銀花、連翹等清熱燥濕的藥物,外用則選擇白芷蘆薈凝膠,幫忙鎮靜皮膚的發炎狀態,還推薦平常飲用荷葉茶(圖2)或是菊花茶(圖3),增強清暑熱和排濕氣的效果。
上火症狀也消失不見
吳先生根據建議,工作外出穿戴透氣排汗的服裝材質,天熱盡快用乾淨的毛巾或濕紙巾擦拭汗水,回家則趕快洗澡,並換穿輕便乾淨的衣服,盡量早睡,維持充足睡眠,除早起完成帶回家的報告,也盡量減少燒、烤、炸、辣、菸、酒等刺激性飲食。
在中醫內服外用的幫忙,加上調整日常飲食起居,吳先生不但毛囊炎逐步獲得改善,一連串上火的表現也不見了。
(作者為桃園市風澤中醫診所中西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