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00名兒童罹癌 9大徵兆是警訊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約新增500名小於18歲的兒童癌症個案,透過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與兒癌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昨天呼籲家長要留意孩子,若出現超過1週不明原因發燒、貧血、出血症狀、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等9大徵兆,要儘速帶小朋友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兒童治癒率高 5年存活率達8成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14歲以下者主要罹患白血病、腦瘤、淋巴癌等,15歲至18歲的青少年則是骨癌、甲狀腺癌等。林東燦表示,孩童罹癌可能是基因遺傳或病毒感染等導致,但孩童對化療的耐受度比成人更好,且在發育階段,故細胞再生能力強,相對於成人癌症,兒童癌症治癒率高,5年存活率有8成、10年存活率超過7成。
不過,很多孩童返校後因掉髮、截肢、裝了義眼導致外觀改變,有時會遭排擠。林東燦強調,癌症並不會傳染,基金會多年來積極走入校園宣導觀念,近兩年更匯集病童畫作舉辦「金絲帶小勇士創作畫展」,展現病童對抗癌症的勇氣。
女童作畫化身超人 展抗癌勇氣
這次參展的純純,就在畫作中化身超人,手中抱著心愛的小狗,愛狗的她以後想成為一名獸醫,救治所有動物,「就像我生病時,醫師、護士阿姨十分照顧我一樣」。
今年10歲的純純在2個月大時,被媽媽發現一隻眼睛出現「貓眼」般的異常白色反射光,檢查後發現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經全身化療6次,加上冷凍、雷射、局部切除小腫瘤等治療,直到4歲狀況才好轉;但也因腫瘤,幾乎失去右眼視力,幸好費用大部分都有健保給付,不需為醫藥費過度煩惱。
林東燦表示,很多癌童家庭為錢傷透腦筋,像是神經母細胞瘤療程費用約800萬元,且需3到4個療程才能痊癒;林東燦說,曾有家屬申請藥費補助時,他拿到申請單曾一度懷疑是否多填了幾個0。
不僅藥費昂貴,兒癌基金會執行長陳博文說,健保年年調降藥價,藥廠因無利潤,選擇退出台灣市場,導致醫院須透過專案進口管道取得藥物,很多藥費也無法由健保支應。
林東燦也點出,由於癌童病患數少,藥廠幾乎只對成人做臨床試驗,導致癌童明明有藥可用,也只能「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Off-Label Use),由醫師承擔風險。他說,曾針對這件事向總統府陳情,但後來不了了之,呼籲政府應該要有配套幫助癌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