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研院分析基因序列/新冠病毒分6型 在台突變大、死亡率低

2020/04/30 05:30

中研院分析全球兩千多株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將病毒分為六大型,並發現病毒突變量與致死率呈現正相關,且有隨著時間增強的趨勢。(路透檔案照)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團隊分析全球兩千多株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將病毒分為六大型,並發現病毒突變量與致死率呈現正相關,且有隨著時間增強的趨勢。對於其中台灣現有病毒突變大但死亡率低的現象,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除了考量病毒毒性,還要考量醫療量能是否影響到照顧品質。

新冠病毒持續演化,中研院表示,各國團隊研究新冠病毒株的型別,有些僅針對一個突變判斷病毒株分型,低估了後續病毒株演化的複雜性與異質性;有些則是利用演化樹來推測病毒株分型與發生先後,但這些病毒株的分型迄今已不足以描述病毒不同的變異。

中研院團隊包括院長廖俊智、統計所長陳君厚、統計所研究員兼國際研究生生物資訊學程召集人楊欣洲,以及統計科學與生物資訊研究團隊,四月初自「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抓取了全球各地共一千九百多株最新的病毒基因序列,突破傳統,以病毒突變與演化樹分析雙管齊下進行研究。

中研院指出,研究結果清楚呈現病毒株分型與突變印記的關聯,並將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病毒株分為六大分型,包含亞洲一、亞洲二、歐洲一、歐洲二、美洲、大洋洲/亞洲型,不同分型竟然可以由十三個主要的突變印記區分。此項發現的生物意義仍須研究,但這十三個突變印記的興衰,應有助預測各病毒株的消長。

張上淳:醫療照顧品質也影響致死率

對於台灣病毒突變量大但死亡率偏低現象,張上淳則指出,除了病毒本身是須考量因素之一,須注意演變會否造成毒性變高而致死,但就臨床觀點來看,另一重要因素是醫療照顧量能,也可影響致死率。

張上淳表示,台灣病人不多,醫療照護品質好,死亡率就會偏低,反觀歐美某些國家,照顧量能早就不堪負荷,導致病人死亡率偏高,都須納入分析。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