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糖友割包皮 頻呼真見笑
文/鄒頡龍
「真是見笑(台語)!這個年紀了才割包皮…醫生啊,有沒有人像我這樣?」躺在手術台上是一位70多歲的老伯伯。
「有啊!如果有需要,大人也要割包皮。」我回答。
包皮過長反覆發炎 排尿困難
老伯有糖尿病,包皮過長又反覆發炎造成排尿困難,到急診室準備放尿管,醫師才發現原來是包皮將尿道出口封起來。
「醫師啊…我這麼老了還割包皮,是不是很少見?」不到5分鐘,老伯又問第二次,我才驚覺這項手術對他的心理造成壓力。
包皮環切術 不是小男孩專利
許多人以為割包皮是小男孩的事,成人則不需要,老年人談到包皮手術更是害羞。其實兒童時期有絕對必要割包皮的機會相當少,大部分生理性包莖(指包皮過長而龜頭無法推出)5歲以前小男孩約10%,到10歲只有1%,隨著年齡增長會改善;另一方面,如果成人有以下狀況,還是需考慮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包莖:可能造成勃起時疼痛,影響性生活。
●復發性龜頭炎或包皮炎。
●嵌頓性包莖:包皮翻起後,因過緊或開口狹小卡住陰莖冠狀溝,無法恢復到原始位置,造成陰莖頭腫脹和疼痛。嚴重的時候需要去急診處理。
●乾燥性閉塞性龜頭炎:導致包莖、龜頭發炎並容易留下疤痕。
●陰莖癌:雖然不常發生,但可能危及生命。如發現包皮或龜頭出現異常腫塊或潰瘍,應立即至泌尿科門診就診。
除了以上適應症,也有男性因希望降低罹患「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的風險而要求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包皮環切可以降低異性戀男性60%感染HIV的機會,但美國泌尿科醫學會(AUA)提醒,包皮環切不應該被當作預防HIV感染的唯一途徑,安全的性行為以及妥善的防護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老伯接受包皮環切手術後龜頭「重見天日」,清爽舒適,排尿也順暢多了。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