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 遠端取穴可緩解
文/王竣禾
28歲的蔡小姐在外商公司上班,工作壓力大,每天都很晚才睡覺,昨日一覺醒來,竟然脖子僵硬疼痛,根本無法轉動,只好請假看醫師。
近來門診比較多見和蔡小姐一樣「落枕」的患者,脖子一轉動就痛,可能是天冷縮在被窩裡,整晚睡覺都未變換姿勢,隔天起床,脖子就「卡卡」,只能轉向一側,稍微轉動就劇痛無比。
落枕是一般俗稱,中醫將落枕稱作「失枕症」,西醫稱作「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一般而言,落枕是因睡眠時,頸部過度偏轉,使得頸部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經過長時間,頸部附近肌肉為了防止組織更進一步的傷害,而出現保護性收縮,形成落枕。
臨床上,詢問落枕患者,多數皆有近期工作較勞累、壓力大、少運動、作息不正常等情形;中醫認為「肝主筋」,意即身體肌肉組織及其外的筋膜,皆受到肝血的濡養,若身體過度損耗,導致肝血不足,筋膜得不到肝血的濡養,自然緊繃僵硬,倘若上班又長時間使用電腦、睡姿不正常,便容易引發落枕。
穴位取同側手背 非在脖子
落枕可以按穴或針灸來緩解,一般可採遠端取穴和動氣療法,所謂遠端取穴是治療的穴位不在脖子,而是在手背上。
◎中醫治療落枕常用穴位:
●落枕穴:位於手背側第2、第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約1公分處。
●中渚穴:位於手背第4、第5掌骨間,掌指關節後方凹陷處。
落枕發生時,可先取同側穴位,例如右側頸部落枕,則按壓右手穴道,按壓至有痠痛感後,一邊同時緩慢左右轉動脖子,會感覺到痛感在轉動過程中越來越緩解,這種治療方式,中醫稱為動氣療法。
原則上,一個穴道約按壓15-30秒後,再換下一個穴道,同側按壓完後,再換對側。落枕較嚴重者,搭配針灸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注意日常保健可減少落枕發生
●使用電腦,可利用手機計時,固定時間起來走走,並活動肩頸。
●做好工作排程,不要累積到最後才要完成,避免過度勞累及減低心理壓力。
●天冷睡覺時,可適度使用暖氣,避免溫度過低,影響頸部局部血液循環。
●每週約2-3次規律運動,運動有助於放鬆筋膜等軟組織。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