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苗之父」李慶雲出書 傳承半世紀防疫經驗
記者羅碧/台北報導
台灣在B型肝炎、小兒麻痺、麻疹、腸病毒,甚至SARS等傳染病防治上有相當不錯的成績,都要歸功於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名譽教授李慶雲投注畢生心血在病毒研究上,且對疫情控制和推動預防接種政策有極大貢獻,在國內醫學界享有「台灣疫苗之父」的尊稱。
93歲高齡 畢生投注病毒研究
為了讓國人對李慶雲教授,及1950年代迄今台灣的小兒醫學、疫苗醫學發展史,以及傳染病防治工作有更多認識,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特別在李慶雲教授93歲生日前夕,發表了他在中風前口述、台大歷史系教授張秀蓉撰寫的《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他的故事》一書。
而李慶雲教授的兩位學生、成大小兒科教授劉清泉和台大小兒部主治醫師呂俊毅則協助增補李教授的經歷,並蒐集舊照片、舊資料,讓這本記錄了李慶雲教授大半生的傳奇經歷與不平凡的成就,能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
副總統讚:疫苗研發領航者
副總統陳建仁在序中說:「李教授是台灣疫苗研發的拓荒者和領航者!」台灣和全世界的年輕世代能夠透過預防接種,避免B型肝炎造成的肝病死亡,要感謝畢思理教授和李慶雲教授在台灣合作的B型肝炎臨床實驗,為人類健康帶來很大的健康福祉;台灣也從1984年展開了B型肝炎全國預防接種計畫,如今台灣兒童B肝帶原者減少,導致肝硬化及肝癌發生率降低,李教授功不可沒。
昨天國衛院董事長林奏延、馬偕兒童醫院名譽顧問醫師黃富源、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疾管署長周志浩,以及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等都出席新書發表會,暢談和李慶雲教授相處點滴,且不約而同都提到李教授無論出席什麼會議,都是全程參與,專注且認真,令人敬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