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翁主動脈瓣膜狹窄 導管置換 1天就下床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91歲的王老先生,因急喘、呼吸困難、心臟衰竭住院,經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台北榮總導管瓣膜治療團隊以局部麻醉,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手術後,僅在加護病房住一天,隔天即轉至普通病房,行走自如,並迅速恢復日常生活。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指出,75歲以上的老年人,12%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其中更有3.4%是主動脈瓣開口小於1平方公分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如不接受手術治療,1年死亡率高達5成,5年死亡率100%。
陳嬰華說,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需鋸開胸骨,全身麻醉並插管氣管,手術中需停止心臟跳動,恢復期長達2、3個月,因此約有4成患者因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而無法接受手術。
免開胸 侵入性低 傷口小
台北榮民總醫院率先全國自2010年開始執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和傳統手術相比,侵入性低、傷口小,對於接受傳統手術風險太高的患者是一項替代性療法。目前已執行230例,其中85%是從股動脈,而隨著患者的健康狀況,也有從頸動脈、下鎖骨動脈、腹部動脈等不同位置進行。手術目前沒有健保給付,患者需自費,瓣膜約107萬元,其餘手術、住院等費用約30多萬元。
陳嬰華指出,接受這項手術的患者平均年齡81歲,屬於中至高度手術風險患者,但北榮團隊近兩年達成100%成功植入瓣膜,術後30天存活率為100%的成果,優於世界平均值。此外,術後30天內中風、嚴重出血及植入瓣膜周圍中度以上滲漏等併發症發生率為0,也只有3.5%的患者術後需植入永久性心律調節器,遠低於美國11.8%和德國17.5%。這些傑出的成果也吸引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的醫療團隊前來觀摩學習。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